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保险 >

2025年保费规模或达14亿

条评论

2025年保费规模或达14亿

繁忙的生活中,“吸猫”、“撸狗”已成为青年男女居家生活的常见选择。

  《2023年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指出,随着宠物家庭渗透率和行业成熟度持续的提升,宠物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3924亿元,2019年-2023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3%。

  然而,在享受宠物陪伴的同时,宠物疾病、体检、驱虫、疫苗、绝育带来的高昂支出也让不少消费者措手不及,将“它医疗”戏称为新一代“钱包刺客”。

  在此背景下,覆盖宠物日常医疗需求的“它保险”应运而生,且价格低廉、投保便利。不少产品打出“每月一杯奶茶钱,关键时刻省千元”的宣传语,吸引大量消费者投保。

  北京某连锁宠物医院医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已有大量消费者有意识地为宠物配备“它保险”。“给宠物买保险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接触过很多理赔成功的先例,作为医生,也比较推荐给宠物配备保险。但目前我们医院和保险公司没有销售上的合作,对具体产品不了解,也无法提供保险选购方面的指导。”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社交网站及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上,消费者对宠物医疗险褒贬不一。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宠物保险”可见379条结果,投诉内容大多涉及理赔纠纷。

  作为新兴保险产品,市面上的宠物医疗险种类千千万,购买渠道各异、品质良莠不齐,市场监管有待健全。“每月一杯奶茶钱”究竟能否减轻关键时刻的经济压力,还需时间检验。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各大保险公司、消费者平台信息,对宠物保险的发展历程、产品种类、销售渠道,以及选购重点作出总结。

  “它保险”,究竟能保什么?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的宠物保险由来已久。

  2004年,华泰保险就在国内推出首款宠物第三方责任保险“小康之家”,以附加险形式将宠物责任纳入保障;2005年,中国太保(30.2701.595.54%)在北京市场上推出“北京市犬主责任保险”;2008年,中国太平在深圳推出宠物第三方责任险。

  随着消费者养宠理念不断变化,“它医疗”蓬勃发展,保险公司所售产品也由责任险向医疗保险转变。

  2014年,中国人保(5.5800.132.39%)中国平安(48.6301.152.42%)推出国内第一款宠物医疗险。此后,“互联网+”模式融入宠物医疗体系,线上问诊业务持续扩大,中国太平、阳光保险、众安在线等保险公司都陆续上线宠物医疗险。

  从产品种类看,“它保险”主要包括医疗险和第三方责任险两类。

  医疗险可细分为常见疾病医疗险及意外伤害医疗险,前者报销由猫瘟、犬细小等宠物常见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后者保障车祸、骨折等意外伤害。第三方责任险则负责赔偿因宠物咬伤他人、咬坏他人家具物品等造成的损失。

  医疗险方面,宠物医疗险保障内容既包括基础医疗,如药品、住院、门诊、化验等产生的费用;也包括手术治疗费用,如麻醉、手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