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保险 >

各大险企的行动,

条评论

各大险企的行动,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 企业战“疫”】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丨北京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大险企也开始行动,除了捐款捐物外,还根据自己的特长助力抗“疫”。

2月1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个保险公司通过开辟理赔“绿色通道”、扩展产品保障责任、捐赠保险方式,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支持。

不过,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也十分明显。险企年度最重要的业务推广活动“开门红”的节奏被打乱。险企也大都调整了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转战“线上”业务。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而且是深远的。

捐款、捐物、捐保险

从政策层面看,2月3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做好财产保险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险理赔服务和保险产品开发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人身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保险中介从业人员队伍积极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保险公司在理赔服务、适当扩展保险责任、保险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作出规范,要求其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保险公司闻令而动。

平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平安产险已实现车险各项理赔环节的线上化,结合此次疫情理赔绿色通道,全新优化、聚合线上服务,推出"车险抗疫专项理赔服务"。如果平安车主出险,只需打开好车主APP,通过智能服务、专家引导,可快速撤离现场,返回家中办理,查勘、定损、赔付等车险理赔全流程大幅简化,消除不必要的人际接触。疫情发生以来,共有3万余位平安车主在家办理车险理赔服务,通过手机领取超6792万元赔款。

除了与其他行业相同的“捐款、捐物”外,“捐保险”成了保险行业特殊的战“疫”之举。目前,各人身保险公司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客户、员工等捐赠了大量保险保障。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保险行业捐款、捐物总额达3.15亿元,其中直接捐赠湖北(含武汉市)的款项和物资超过1.72亿元,捐赠风险保额达到15.70万亿元,专属赔付5015万余元。

平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中国平安旗下保险专业公司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险,为参与全国阻击疫情的一线疾控和专业医护人员、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提供免费保险保障服务,总保额超过136亿元。

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马欣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太保第一时间快速调配资金和防疫物资,投向疫情最严重地区和重要岗位,向全国医务工作者赠送含新型肺炎补偿的各类保险361万份,针对上海25万医务人员提供针对性保障方案。经国务院扶贫办同意,向全国约300万名驻村干部赠送含新冠肺炎死亡风险保障在内的传染病救助责任保险,人均保额20万元,有效转移和化解驻村干部所承担的疫情风险。同时,向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捐赠1000万元,定向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复工复产。

61家险企超600种保险扩围,新冠肺炎纳入

多家险企积极响应银保监会提出的扩展产品责任等方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险服务工作的要求,在疫情防控关键期积极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在新设专属保险保障之外,保险业还积极扩展现有保单的责任范围,不少公司将“新冠肺炎”引起医疗、身故等责任纳入保障范畴;其他如意外险、旅游行程取消险等险种也考虑了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

梁涛介绍,各保险公司普遍降低了理赔标准,针对新冠肺炎出险客户取消等待期、免赔额、给付比例和定点医院等赔付限制,简化或免除了纸制理赔材料要求,通过线上理赔、预付赔款等方式进行快速赔付。

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波涛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共有61家保险机构已提供超过650款保险产品责任扩围,将新冠肺炎纳入保障。

以中国人寿为例,2月10日,中国人寿发布《关于等31款产品责任扩展的公告》称,中国人寿承诺客户在扩展责任有效期内经医院确诊初次发生新冠肺炎,且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公司按被保险人确诊当时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或保险金额)的25%给付新冠肺炎保险金,给付以一次为限,给付金额最高为人民币100万元,原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不变。

平安人寿则对旗下现有32款疾病保险产品扩展新冠肺炎保险责任,平安人寿承诺客户在保险责任扩展有效期间内,经医院确诊初次发生新冠肺炎且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的,将按保险合同中疾病保险基本保险金额的20%额外赔付保险金,原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仍然不变。

不少险企已经实现新冠肺炎出险客户保险理赔。

平安保险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18时,中国平安旗下保险公司累计完成30例确诊新冠肺炎出险客户保险理赔,累计赔付金额超过280万元。

疫情防控巨大不确定性和存在潜在复工损失的特殊时期,不少保险公司顺势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复工防疫险”、“营业中断险”等,尽可能保障更多企业安心复工。

2月11日,众安保险与支付宝保险平台合作,为复工的小微商家免费赠送营业中断保障金。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此次上线的“营业中断险”相比免费版,扩充了小微企业规模和保障范围。小微企业复工期间,如因有企业主、店主或员工确诊新冠肺炎而被政府要求暂停营业,商家可获得最高每天3000元、最长15天的营业中断保障金,还外加一份最高3000元的财产基本险。

2月20日,中国太保在宁波试点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性复工防疫保险。据介绍,目前,只要是已投保企财险,且通过政府复工审核或备案的宁波小微企业,均可投保该险种,每家企业保费2000元,其中政府补贴50%,如因法定传染病导致企业停工停产,每家企业按照3500元/天给予定额赔付,累计最高赔偿限额10万元。

打响“线上战役”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给正处“开门红”时期的保险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开门红”对每家险企都是全年最重要的创收期。华金证券研报认为,根据行业特点,一季度“开门红”的保费可占全年的40%以上,部分企业甚至可达55%。

然而,受疫情影响,随着假期的不断延长、相关隔离管控措施持续实施,传统依靠“面对面营销”“集中走访”的代理人无疑迎来了“当头一棒”。

从线下转线上,成为众多险企必须做出的选择。多数险企迅速推进线上经营,通过线上平台为代理人提供培训、客户经营等支持,并支持新人线上入职等。

不少保险代理人也依靠“朋友圈”开启了线上销售模式。

“危机危机,其中也有机遇吧。”中信保诚一位保险代理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面对未知的疫情风险,不少客户显得有些恐慌,也是向大众宣传保险保障功能的好机会。近期,也有不少企业表达了疫情期间给复工员工上团体保险的需求。他向记者透露,今年1月,自己已经签了20多单。

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从刚公布1月份保费的险企数据可见一斑。

截至2月23日,五大上市险企已经全部发布了今年1月份的保费收入,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今年1月,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5284.35亿元,同比上涨6.4%。其中,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1月保费同比分别增长54%、22.6%和3.9%。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1月保费收入则分别下降3.69%以及8.8%。

2月13日,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撰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而且是深远的。从当下时间点看,代理人和银保渠道业务量已受到影响,这主要由于保险销售基本还是以线下面对面为主。从长远看,疫情将倒逼行业深刻转型,逐步走出一条以客户体验为重、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新的发展之路。

“尤其对寿险行业来说,多年来沉积的路径依赖、粗放经营、短期行为已成为发展瓶颈。”徐敬惠写道,在疫情的考验下,保险公司愈加体会到保险消费的不足,愈加认识到保险转型的必要,愈加感觉到保险科技的重要,这次疫情将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