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是排名前三的企业,也是少有的能涉及5nm制程节点以下的高端芯片厂商,中芯国际则紧随其后,可以为全球客户量身定制0.3微米至14nm之间的各类晶圆产品。
从表面上看,正如张忠谋所说,台积电至少领先大陆晶圆厂三五个隔代。毕竟台积电在去年之时就已量产了5nm芯片,3nm制程研发工作也已收尾,而中芯国际在今年才刚刚突破14nm制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芯国际在制造技术方面不如台积电,两者的主要差距就是EUV光刻机。半导体业内有这样的一个共识,那就是“一代装备、一代芯片”,如果没有对应的制造设备和材料,即便是技术再先进,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事实上,中芯国际早在四年前就向ASML订购了一台EUV光刻机,但由于美国的干预,该设备至今也未能交付。
要知道,全球能生产EUV设备的只有ASML,不过由于其产线上含有大量美国配合技术,以至于在出货方面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而美国也显然把EUV当成了阻碍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工具。
按照这种情况,在我们实现EUV设备国产化之前,中芯国际似乎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代工市场取得优势。
可没想到的是,进入2022年以来,先进制程突然开始出现产能过剩,高通、苹果等芯片大厂接连传出砍单或暂缓订单的消息,台积电也被迫关闭了部分EUV光刻机,以减少巨大的设备运行成本。
相比之下,押注成熟制程工艺的中芯国际,却成了时代的“宠儿”。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至今,中芯国际已先后四次扩大成熟工艺产能,累计投资了约1700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新建了4座12英寸晶圆厂。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中芯国际更是早在去年就与ASML签订了价值11亿美元的光刻设备采购协议。业内人士估算,这些资金能让中芯国际获得除EUV之外的大约30台光刻机,其中DUV光刻机占多数。
而如果中芯国际的这4座晶圆厂全部步入量产,那么它每个月产出的晶圆可高达34万片!按照每片晶圆切割后保守估计的500颗芯片,这就意味着,中芯国际的芯片月产能将突破1.7亿颗!
对此,有外媒表示,中芯国际开始“爆发”了。原因很清晰,在先进制程产能过剩的情况下,28nm成熟制程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仍是主流。例如航天航空、5G基站、车载系统诸多关键领域,所用到的都是成熟工艺,足以满足90.9%的应用。
值得强调的是,在成熟工艺方面,中芯国际从来不怕与其他大厂对比,其良率已达到了丝毫不输台积电的水平。
这意味着,押注成熟制程的决定,不仅会让中芯国际在营收方面实现大幅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市场影响力都将因此而受益。
事实上,中芯国际已经开始得到市场回报了。据公开资料显示,中芯国际今年上半年营收为24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约53%!而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方面的客户数量、产能规模、订单品类,也都实现了全球领先。
尽管这暂时无法解除华为遭遇的芯片困境,但对于正处爬坡阶段的国产芯片而言,中芯国际的布局,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如吴汉明院士所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优化系统环境,提升芯片的国产化率和产能,站稳中低端市场不仅能让我们减轻对美芯的进口依赖,更是未来冲击高端芯片市场的“必经之路”。
反观代工一哥台积电,如今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在先进制程方面,台积电可以说是屡屡受阻,前不久刚传出N3工艺推迟的消息,近期就又被苹果、英伟达等美芯片企业“釜底抽薪”。
事情是这样的,台积电计划在2023年对各制程全面涨价10%-20%,对苹果依然是开了VIP通道,仅涨价4%。考虑到代工行业人工物料成本的增长,以及台积电在先进制程方面的巨大投入,此次涨价完全说得过去。
可没想到的是,即便台积电诚意满满,苹果依然拒不接受,且态度强硬。而紧接着,英伟达也对台积电涨价的计划发声了,表示要么继续合作,要么就不要涨价。
虽然台积电或许会再次与这些美芯客户协商,但在很多人看来,台积电最终大概率会选择妥协。因为没有了华为订单的制衡,台积电对美芯的依赖大幅提升,逐渐失去了议价权和话语权,除了一让再让,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台积电投资120亿美元赴美建厂的事实已无法改变,按照美国芯片法案的规定,获得美国建厂补贴的企业,被禁止在大陆市场扩大产能和新建成熟制程。也就是说,台积电在大陆市场的产能规模很难更进一步。
对于中芯国际等国内代工厂商而言,没有了台积电这个强劲对手的竞争,崛起之路也将会变得更加顺畅。也正是因此,外媒才会说中芯国际开始“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