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说过:中国大陆就算出动举国之力,也无法造出高端芯片。那一刻,让所有人都明白到,造芯片难度之大。
毕竟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的巨头,能够说出此番话语,足以证明我国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的不足。特别是在美国对华为进行一系列的封锁打压之后,更是突显出我国在芯片领域的短板。
然而,在今天这个芯片紧缺的大环境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语出惊人:并不是美国人要掐我们脖子,而是我们自己堵住了前进的脚步。
因为深入芯片半导体这个行业之后你会发现,对中国芯片半导体发展的最大威胁并不是美国人,而是在美发展的华人!
从华为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营收同比下滑29.4%,营收仅有3204亿。细化到三大业务板块来看,消费者业务更是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357亿。
所以在手机领域,华为也从当年的全球销量第一跌出了前五,甚至因为缺乏芯片而导致无法正常更新迭代。
作为我国的“民族之光”,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却没曾想到,到头来被“自己人”卡住了脖子!因为在当今的芯片半导体领域,有众多巨头企业的创始人或者高管都是华为,比如台积电的张忠谋,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他们三位更是掌控着CPU、GPU以及芯片制造。
然而更让人心痛的并不是这些华人的封锁,而是我们自己人才的流失!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全球顶尖的100位材料学家当中,有15位是华人,甚至排名前六名都被华人包揽,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本科大都是在国内完成。
在美国硅谷的众多科技公司中,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中国人前往就业。当年的“物理天才”尹希选择加入美籍,留在哈佛当教授就曾给出解释:美国有一流的科研设备和研发团队,不需要排资论辈,更不需要担心薪酬待遇。但如果回到国内,不仅需要送礼搞关系,就连申请个研发项目都需要审批数月。
更重要的是国内对于科研人才并不重视,薪酬待遇低的可怜,还不如送外卖的工资高,如此的大环境下,又怎么可能留的住人才?
再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国内任何一家企业对于人才的排列,基本上是这样划分:销售>财务>行政>品质>研发>生产。
说白了,老板看重的根本不是研发和生产的人才,而是前端的销售。
但凡行业出现什么风吹草动,老板第一时间开刀节流的永远是研发和生产,不仅减少研发费用,就连人才的薪酬待遇都不断缩水,这样一来,人才又怎么可能愿意留在国内发展?
这也是为何任正非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我们要让自己培养的鸡留在中国生蛋,而不是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结果才发现这设备是华人研发生产的!
如果没有梧桐树,又怎么可能吸引金凤凰呢?
同时在人才的教育方式上我们还在用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要求学生疯狂背诵习题,对于课外知识完全不重视。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中考、高考的压力淹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可能拥有“创造性思维”,顶多算是“考试机器”罢了。
要知道今天的中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对于人才的教育,对于人才的薪酬待遇,都需要不断加强,跟上国际的大环境。只要打造好“梧桐树”,就不需要担心“金凤凰”不会来!
回首过往,你会发现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基本上都是在国外留学归来,他们宁愿放弃国外百万年薪的待遇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发展,这背后已经不再是薪酬待遇的问题了,而是单纯的爱国主义精神层面。
所以在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上,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要让人才意识到“科学或许无国界”,但科学家是分国界的!
当初钱学森要回国发展,老美可是想方设法把他拦下,前后花费了多年的时间,钱老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蘑菇云”!
万幸的是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人才的待遇,意识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开始提高芯片人才的薪酬待遇,简化科研项目的审批流程,杜绝“论资排辈”、“送礼搞关系”现象,还开始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领域方面企业也开始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筑牢人才基础,让人才明确方向,解决就业困境。
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仅推出了“天才少年”计划,百万年薪招聘人才,还把“鸿蒙生态精英班”放在了西工大,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进驻华为,而不是流失海外。
其次上海、深圳等地也是接连不断放出人才引进补贴,吸纳更多人才留在当地发展。
特别是进入2022年之后,越来越多的海外博士研究生开始回流到中国发展,其中有来自美国耶鲁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名校的学子。
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以往的十多年里,都是我们的人才流失海外。来到今天开始有人才回流,意味着中国的大环境开始逐渐变好,人才的薪酬待遇开始得到重视,人才的教育方式得以创新。
总而言之,不管是华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才补贴,这都是中国人才回流的一个缩影。随着今天的中国越发强大,越来越多的人才回流,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人才,不只是芯片半导体行业,在传统的制造业、农业都是如此。
或者说,今天中国出现了一条新的“裂缝”,众多厂商和人才开始紧紧抱在一起,对抗西方的封锁打压,我们抱团取暖,意味着一场全球性的技术大洗牌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