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肺炎的事情,搞得周围人们人心惶惶,这次的事情不仅引起了口罩的脱销,还让大家发出了禁止吃野味的倡议。
说实在的,自古到今以来,中国人其实对于“吃”一直抱有颇为自得的态度,不仅是吃的烹饪手法,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
其实很多人觉得,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是包容,要海纳百川。即别人吃的我们吃,别人不吃的我们也能吃。
但是当肺炎肆虐的时候,有些人开始怀疑起我国的饮食文化——这种海纳百川的饮食理念真的有错。
难道是我国的饮食文化出错了吗?
其实不然,而是许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
说起讲饮食文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老头——汪曾祺。
汪曾祺作为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提到美食散文,他绝对属于头筹。
自古到今,谈到美食的人多,可大家每次一说美食散文,第一个就绝对提到汪曾祺。
因为在他的美食散文中,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介绍了个透彻。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怎样的?也许从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领悟。
一、懂得品尝简单食物之美
比起其他人的美食散文,将繁复的食物列出来,汪曾祺的美食散文更多是描写食材,通过食材来展现中国饮食文化之美。
在讲述食材的时候,汪曾祺通过自己丰厚的知识底蕴,将食材的地域以及历史都介绍出来,而最可贵的,就是他用简单的文字,能够将简单的食物写得让人垂涎欲滴。
再普通的食物,在汪曾祺的笔下都是极其诱人的。
例如他描写端午的鸭蛋,他是这么写的: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汪曾祺描写食物的时候,字句非常简单,很少有用繁复的词句去描写其食物的色香味。但是汪曾祺每次却又能通过非常简短的字句,将食物的“魂”描写出来。
我曾经写过美食笔记,在描写食物上面,专门研究过汪曾祺描写食物的笔法,发现他所描写食物的功力的非常深厚的,这种深厚来源于他文笔的精准以及对于普通食物的把握。
再比如他描写萝卜的时候:
萝卜极脆嫩,有甜味,富水分。
九个字,汪曾祺就能将萝卜甜且脆的特点描写出来,其用词非常精准,且对于食物的特点把握清楚,不会多费一个字在无用的描述上。
而且汪曾祺对于食物的描写,有一种“文人风雅气”。
众人对于饮食虽然喜爱,但是大多人对于平常的饮食有一种“油腻烟火”的印象,但是汪曾祺将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食物通过自己的笔,将其写得极其风雅。
最典型的就是他写豆腐: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简简单单的一盘豆腐,让汪曾祺写出了诗的美感。
其实如今当下,许多吃的自媒体首先涌入人们的眼帘,这些自媒体开始只是简单的吃日常的食物,而后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开始衍生出了“吃辣”“大胃王”等一系列边缘化吃播,另一方面一些不能吃辣吃多的人们就更加另辟蹊径,他们开始寻求另一条道路,那就是开始吃野味。
而这种自媒体,无疑是对人们的一种引导。
为什么人们会对这种边缘化的吃播感兴趣,那正是因为人们不再满足于平常的食物,他们认为最为简单平常的食物已经不能满足于口腹之欲,那些吃过无数遍的东西早就吃腻了。
事实上,如果读了汪曾祺的散文,看到他笔下描写的那些简单不过的食物,可能我们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们真的有好好品味过这些东西吗?
当我们品尝豆腐的时候,可曾发出过“三春不忘”的感叹?
一个人连最普通的食物都没有吃出门道,却去吃野味寻求刺激。如果读了汪曾祺,可能就会明白,真正的美,都在最普通的食物之中。
二、包容却不能万物都入腹中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极少说理,不过他不是没有说过理。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中,说得最多的理——就是关于食物的包容。
其实读过汪曾祺散文的人都知道,汪曾祺本人是一个非常反对对食物挑剔的人,他曾经在讲述苦瓜的时候,讲过自己的一个经历:
当时汪曾祺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去吃饭,桌子上刚好有苦瓜,同事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而后觉得太苦了,便质疑道:“这东西也能吃?”
而汪曾祺则在文后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
继而汪曾祺还引申到了文化创作上面,要让文化创作也要懂得包容。
这一点看来,汪曾祺是完全鼓励每个人去尝试新的食物,实际上他自己就是一个“杂食”者,并且对于没有吃过的食物,汪曾祺都抱着要试一试的心态,甚至他去内蒙古只为试一试生羊肉。
而且汪曾祺对于中国人口味的“杂食”也是完全肯定的,他认为“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汪曾祺指出,除了中国,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
臭豆腐、冬笋以及臭豆腐乳等食物,闻起来虽然让人掩鼻,可是中国人吃起来向来都是津津有味。
这么看来,很多人觉得汪曾祺是完全肯定中国人这种“敢吃”的“杂食”行为。
事实上,汪曾祺对于“敢吃”的“界限”上,也有过自己的看法。
在讲到苦瓜的时候,汪曾祺在提到人们应该杂食一点,但是他还提到了:
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苦瓜就是苦瓜。──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当别论。截至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认为狗尾巴草很好吃。
人们的杂食是要限定于“可吃”的范围之内,这是汪曾祺提出的一点,也是我国饮食文化中最被忽略的一点。
我国饮食文化虽然一直讲究包容,可是包容是有界限的,包容的东西是要在食物之内的,是可吃的。
而那些野味,自古到今,人们就从未尝试过,本来就就不在“可吃”的范围内。所以在饮食需不需要包容野味的时候,那也就要另当别论。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的“杂食”是一种传统,并要将其发扬光大,殊不知那是对于中国饮食传统的一种误解。
正如汪曾祺所说,我们的“杂食”一定要在“界限内”杂食,千万不能越了界,越界了那就不是在“杂食”本身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顺便,汪曾祺将其也引申到了文学上,我们也应该值得注意:
在文学上,我们也应该杂食,不论是什么题材,什么体裁的作品都应该用包容的眼光去看,但前提是这作品一定是文学作品。不能说一本菜谱、一个账本我们都要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
包容是有界限的——这点吃食如此,文学更是如此。
所以那些野味,根本不是我们饮食文化中的界限,那些吃野味的人,更算不上什么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发扬者了。
三、食物吃的不仅是口味,更是感情
汪曾祺的谈吃散文对于我来说,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他对于食物的感情。
当一个人对于食物赋予了感情以后,这个食物的意义就会变得不一样,而到口中的感觉也会不同。
我曾经十分讨厌薯片,尤其是在减肥的过程中,我认为薯片热量极高,油多。
可是那个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诗人卞之琳喜欢吃薯片,他喜欢吃薯片的缘故不是因为薯片的口感,而是因为他寂寞,所以喜欢听薯片在嘴里咀嚼的声音。
当我知道这件事以后,我也买了一袋薯片,因为我也想尝一下寂寞的味道。
当薯片被赋予了寂寞的意味,它就不仅是那个高热量的油炸食物了。
而汪曾祺之所以能将这些普通的食物写得有滋有味,也完全基于他对于食物所赋予的浓重的感情。
在这里介绍三篇让我印象深刻的:
第一篇是汪曾祺写的《葵》。
“葵”是一种蔬菜,口感很滑,类似于木耳菜。
在介绍这个食材之前,汪曾祺并没有将食材的特点放在文章前介绍,而是通过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的一句诗引入:
“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讲的正是一个人十五岁出征,八十回回乡,家人却都不在了的故事。而汪曾祺正是用这首诗来引入了“葵”的介绍,让“葵”本身就赋予了思念家人之情。
汪曾祺进而又介绍了木耳菜叫做“落葵”,于是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外婆总是给我做清炒木耳菜,加上《十五从军征》中对于“葵”这个蔬菜赋予的感情,让我对于“葵”这个蔬菜念念不忘至今。
至今我一想到蔬菜“葵”,我就会想到我的外婆。
第二篇是汪曾祺写的《炒米与焦屑》
炒米可能南方人会清楚,四川叫做“炒米糖”,我外公叫做“米花糖”。
炒米的介绍汪曾祺也是通过《板桥家书》引入的:
“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觉得自己很亲切,我也觉得很亲切。
其实汪曾祺在介绍“炒米”这种食物的时候非常自由化,他基本上没有像传统菜谱一样,介绍怎么制作,什么味道,怎么做才好吃。汪曾祺甚至会写他父亲朋友算命算到谁家的戒指在炒米坛子上——这和炒米本身一点关系的都没有。
可是也就是这些琐碎的细节,反而将食物背后的思乡之情凸显得更加浓重了。
在汪曾祺的笔下,炒米并不是简单的食物,在炒米的背后,更有着食物承担的家乡的文化、风俗、人情以及自己对于家乡的回忆。
而这篇文章之于我,也有了共鸣。
因为我从小居住在北方,其实周围人都没有吃过炒米的,只有我四川的外公外婆喜欢“炒米糖开水”,小时候放暑假,我早上去外公外婆家吃早饭,外公外婆就会给我准备“炒米糖开水”,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吃到了。
第三篇是汪曾祺写的《马铃薯》。
这篇倒是和我本身的经历没有什么共鸣,而汪曾祺在马铃薯上也没有赋予什么思乡之情。
但是,汪曾祺对于马铃薯的感情还是极深的。
他曾经在特殊时期劳动,在那时候他对于马铃薯,也就是土豆做过研究,并且画过一本《中国马铃薯图谱》。
而这篇马铃薯,汪曾祺主要就是在于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也没有将马铃薯怎么做好吃,但是他在这篇文章中,却透露出了对于农民的关怀。
就像他在文末写的:
中国的农民不知有没有一天也吃上罗宋汤和沙拉,也许即使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也不吃罗宋汤和沙拉,宁可在大烩菜里多加几块肥羊肉……我希望中国农民会爱吃罗宋汤和沙拉,因为罗宋汤和沙拉是很好吃的。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忧国忧民,但是真的回落足于关怀农民的少之又少。
即便是关怀农民,中国文人总是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他们即便是对于农民阶层有着关注,也是从宏观方面,尤其是从人的原始欲望开始发掘。
却没有人从最简单的吃去关怀。
没有人用善心去告诉农民们,罗宋汤和沙拉很好吃的。
这就是汪曾祺极为有趣的地方,这也是他的饮食散文比起他人更受中国人民喜欢的地方。
汪曾祺对于农民的关怀,也回归到了他对于中国饮食的尊重。所以对于饮食文化的理解,他是在弘扬,而不是在误解。
他尊重农民,尊重土地,尊重自然。所以他能够喜爱食物但不会无节制地去吃一些自然界不被允许的食物。
对食物有了感情,才能尊重食物,热爱食物,而不是一味追求刺激去吃不该吃的东西。
不吃野味,保护自己,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尊重食物,也尊重自己。
文后话:
不得不说,对于头条文章的作者来说,汪曾祺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有些作者将其翻来覆去地写,的确汪曾祺本人有着写不完的事情,他的文章值得深挖深挖再深挖,可是我只是写了最简单一层,却是很少人讨论的一层。
很多人讨论汪曾祺的美食,深挖到底,各种文学专业术语用上,探讨无数,可是最没有探讨出最简单的本质——汪曾祺对于食物的感情,自然的尊重,对于饮食文化的弘扬。
希望在这件事的面前,每个人都能懂得,真正的“饮食”并不是胡吃瞎吃,尊重饮食,尊重食物,就是尊重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