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病,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虚”说明人体正气不足,只有人体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也就难以产生,也就不会生病。
虚症初期,人体会出现疲乏无力、精力不济、情绪低落、头目不清、食欲不振、便秘泄泻、失眠多梦、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症状。如果不加以调理,除了容颜会衰老之外,虚症后期各种大病会“浮出水面”,因此辨别虚症势在必行。虚症有很多,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那种虚呢?
你是哪种虚?
中医对虚证进行了分类,分别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外表是内在的体现。灸友们可以通过以下各种外在表征判断虚症种类。
气虚——无力
气虚好比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气来自三个方面:
先天拥有的精气(肾)、后天吸取的水谷之气(脾胃)、呼吸的空气(肺),因此气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虚:肾虚、脾虚、肺虚。
主要表征:
①懒:气虚的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恨不能整天“葛优躺”。
②湿: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了,运化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脾湿,所以气虚的女人基本都伴有脾湿的症状,都有齿痕舌。
③大便不成形状:气虚则无法固摄大便。
④妇科疾病:气虚会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如果气虚症状严重,还会导致闭经;
⑤气虚下陷,就会导致带脉失约、冲任虚损,使子宫失于维系,致使子宫脱垂。
⑥疲乏、自汗、气喘等。
辨别重点:
容易易疲倦、感冒、脏腑功能弱。
气虚与阳虚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寒象,气虚是单纯的功能减弱,而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
2
血虚——发燥
血虚好比人体的营养液不足,从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血虚来自两方面:
①气能生血,气虚时间长了,必定会引起血虚;同时,气虚则运行血液无力,更会引起血瘀。
②血虚多与脾胃有关,脾胃负责化生气血,脾胃罢工就会造血不足。
主要表征:
①面部:面色发黄或发白,口唇颜色淡;
②头晕目眩;
③指甲苍白,兼有气虚的症状。
注意:血虚则冲任气血不足,若同时伴有血瘀的症状,瘀血内停,血不归经,也会伤及冲任,就会导致月经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
辨别重点:
身体各器官颜色(如口唇、指甲、舌体)偏淡,形体瘦弱,月经量少、色淡。
几种“虚”都有,怎么办?
体虚者会出现两虚之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阴阳两虚:
提问最多的阴阳两虚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特别怕热。建议: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滋阴壮阳等补法。
2、气血两虚:
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月经过多者等人群身上,兼顾了气虚和血虚的表征。
建议: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等补法。
3、气阴两虚:
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
建议: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