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中医学理论病因学说

条评论

中医学理论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症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人致病的原因除了源自自然界,也有源自人体内部的因素。

致病因素

中医致病四因素

外在因素:六淫

内在因素:七情

病理因素:痰饮、瘀血等

其他因素:饮食、劳逸、外伤及烧烫伤等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躁,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时,六气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

风邪

风是自然界无形的流动气流,春季的主气,四季皆有。风邪致病以春季为多,其他季节均可发生。风邪自皮毛肌腠而入,致病范围广泛,是导致外感病的主因。

 

寒邪

寒为冬季主气,其他季节也可见到。寒邪也有外寒、内寒之分。

外寒指寒邪直接侵袭人体,根据深浅又有伤寒和中寒之分。伤寒(并非西医的肠伤寒)指寒邪伤及肌表,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侵袭。中寒则指机体阳气衰虚,表现为功能减退,多与肾阳有关。

内寒主要有阳衰气虚、功能减退的表现。其具体表现症状有:胸闷、胸背彻痛、腹胀、便溏、腰膝冷痛、阳痿、女子带下清稀、五更泄等。

暑邪

暑是夏天炎热的气候,为夏季的主气。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常见病症

  1. 伤暑,常见于暑令流行性感冒。
  2. 暑热,以持续低热为主要病症,到秋凉后,体温常自行恢复正常,多见于小儿。
  3. 暑温,常见于乙脑、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4. 暑泄,见于病毒性肝炎、伤寒等。
  5. 中暑,可分日射病、中暑痉挛、中暑高热、中暑衰竭。

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空气中含水湿过多,即湿邪,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由生物性病原体和理化性刺激引起。外湿为病与季节、环境有关:黄梅季节多雨,土地潮湿,物体易霉,早晨雾气弥漫,居处潮湿,长期水中作业,涉水淋雨,人在此时易病。

内湿:为脾失健运,属于症候归类范畴,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燥邪

燥邪是秋天的主气,与湿的意义相反,是指空气中水分减少、湿度降低而形成的干燥现象。燥有外燥、内燥之分;人体感受外界燥邪,包括生物性病原体而发病,成为外燥。外燥为病,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所以中医有“秋燥”之称。

外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外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气温高而干燥,是为温燥;深秋气温凉而干燥,易感凉燥。

内燥:指津液或精血亏损所表现的症候。内燥见于剧烈吐泻、失血、高热、汗出过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老年人功能衰退等所致津枯血燥表现。

火邪

又称“热邪”,指光和热的物理刺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外感热性病(包括生物性病原体)在热盛期的症候群。火与热经常并称。火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直接侵入人体为病的属于外感;由于情志活动异常或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以及阴液损耗,形成阴虚火旺者皆属内生。

外感热邪:热邪蒸发炎上,若扰乱神明,则有烦躁失眠、神昏谵语等表现。消灼津液,则可见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表现。热邪迫血妄行,使血流加快,则会使血液溢于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且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生痈肿疮疡。

内感热邪、郁而化火:

内生火热证,主要有心火、肝胆火、脾胃火、肺火及肾火。心火上炎可见口舌生疮,肝胆火亢盛者,则头痛、目赤。肺火者,会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胃火盛,可导致牙龈肿痛。肾火盛,则五心烦热、大便燥结、盗汗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