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黄芩,清热燥湿的的药,善于清肺热

条评论

黄芩,清热燥湿的的药,善于清肺热

今天开始我们来连续讲几篇清热燥湿的中药。

这类药祛湿热力度强,但苦寒之性及燥性偏强。

所以用的时候,那种寒湿的需要配合温药。燥易伤阴,对于阴虚的要适当养阴。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黄芩,出自《神农本草经》。

是采集一种叫黄芩的草的根部来入药。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春秋二季采挖生用、炒用或酒炙用。

野生黄芩

性苦,寒。归肺、脾、胃、肝、胆、大肠、膀胱经。

看这个归经就多了,说明它治疗的范围广,可治肺,可治脾胃,可治肝胆,可治肠道膀胱。

具体的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怎么来运用它呢?

从它的功效来入手,我们分四种情况下用它。

第一个就是湿热比较重的情况,能清泄脾、胃、肝、胆、大肠及膀胱诸经的湿热,因其既可清热燥湿,又善人肺、胆经以清气分实热,并退壮热,故湿温及暑湿病,湿热郁阻气分,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舌苔黄腻等证,本品较其他清热燥湿药多用。

常与化湿、行气药及利水渗湿药配伍,清热与除湿并施,两解胶结之湿热邪气。

《温病条辨》黄苓滑石汤,治热蕴结中焦,其与猪苓、白豆蔻等同用。

《重订通俗伤寒论》篙芩清胆汤,治湿热郁阻少阳胆经,其与茯苓、枳壳、陈皮等药同用。

治湿热淋证,可与木通、竹叶等利尿通淋药同用,如《本事方》火府丹。

治湿热泻,可助黄连,以增强清热燥湿、解毒的效果,如《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治湿热黄疸,可作茵陈、栀子等利湿退黄药的助药。

第二个就是用于泻火,黄芩善于清上焦的火气,所以常用于肺热咳嗽及外感热病邪在少阳,用于肺热壅,清肃失司,咳嗽痰黄等证。

单用有效,如《丹溪心法》清金丸。

与胆南星、瓜仁、杏仁等清泻肺热药或止咳、化痰药同用,以增强作用,如录自《医方考》清气化痰丸。

黄芩长于清半表半里之热,常配伍柴胡以疏透外入少阳之邪、共收和解少阳之效,如《伤寒论》小柴胡汤。

第三个就是用于解毒了。常用于痈肿、咽痛,且多与解毒消痈或解毒利咽药同用,如《万病回春》清凉散、其与山豆根、连翘、桔梗等同用,主治热毒壅结所致的咽喉肿痛。

第四个就是它的凉血止血功效了,一般是用于热证引起的出血。

除了上述的功效,黄芩还有清热安胎之效,可用于妊娠热盛,下扰血海,迫血妄行,或热伤胎气而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者。

与白芍、沙参、地骨皮等养阴清热药同用,如《揣摩有得集》安胎饮。

血虚而有热者,与当归、白芍、白术等养血安胎药同用,如《寿世保元》安胎丸。

现代的药理成分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黄芩含黄类化合物,并含苯乙糖酸、挥发油、苯甲酸、B-谷甾醇氨基酸、糖类等。

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黄芩和黄素能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对实验性气喘有效,有抗组织胺、抗胆及罂碱样作用;并有解热、消炎、降血压、镇静、利胆、保肝、抗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血小板案集、抗凝血解痉、抗氧化、利尿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