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体内有"淤"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那"淤"代表什么意思呢?"淤"就是我们说的"淤血",身体的淤血是怎么形成的呢?血液溢于脉外,停留在体内,血液运行不畅通,停滞在脉中,脉不通,血不流,以及污秽之血等都叫淤血。但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淤"已经不单单指淤血了,只要指淤在体内的物质。痰湿,湿热,浊气等都由淤而来,最终结果也是产生淤血。
所以导致淤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6点:
1、 因为气:
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是人体生活之依存,中医认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所以当气出现"气滞","气虚"等问题时,就会引起血行不畅,导致经络不通。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少生气,生气就会导致气体运行不畅通,损肝经。
2、 因为寒:
寒冷不仅会导致感冒,发烧,还会诱发关节疼痛,这就是人体受到了"寒"的侵袭,使人体的经脉闭塞,造成了气血瘀滞不通,经常有这方面困扰的人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夏季尽量少吹空调。
3. 因为热:
不仅寒凉会导致气血瘀滞,热证也会造成气血不通,原因是,热一旦停在经络重无法消散,日积月累,就会追血妄行,还会导致血液蒸腾,化为瘀血停留在经络中,导致经络瘀堵
4. 因为伤: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不小心摔一跤,或者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撞到硬物,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皮肤出现淤青,这是因为外伤导致血液积聚在组织器官中,久不消散就会形成瘀滞。
5. 因为出血:
举个例子,生病时候打针,如果不及时按住针孔,针孔的附近就会很容易出现大片的淤青,这就是血不归经,使血管中血液渗透引起的。
6. 因为病:
一些疾病也会引起气血瘀滞,比如肝硬化,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肝掌,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等,这个就是疾病引起的气血瘀滞表现。
所以认识"瘀",就要认识"瘀"的成因,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根源,消除气血、经络瘀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从小事做起,改变不良习惯,为散瘀通络铺路。
1、 多喝水: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不渴就不饮水,血液中的很多物质都来源于水分,而且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一起排出、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含水量减少,使血液变得浓稠,流通速度减慢,从而造成血瘀。
2、 做拉伸运动:
办公室的白领们经常久坐,对于久坐族来说,颈椎病,心血管疾病都是潜在的威胁。久坐会导致经络不通,局部血液循环变差,所以平时尽量避免久坐,但是对于白领们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在办公室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贴墙站立。
贴墙站立:
背靠墙站,站立过程中要收紧腹部,并且做到后脑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脚后跟五点贴墙,保持5-15分钟,可以刺激背骨、激发活力,有效畅通膀胱经、胆经、胃经等经络,让气血在体内流通起来。
3、 泡脚:
每晚临睡前1个小时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脚上有60多个穴位,经常泡脚可以达到升温,散瘀通络的目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期的人群不宜高温泡脚,否则不仅达不到养生的效果,还容易产生反作用,危害身体健康。
4、 按摩血海,足三里穴:
用拇指指腹分别按揉血海、足三里穴各50次。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前者有补血作用,后者可以改善脾胃功能、益气补血。两者坚持合用可以改善因为血虚型寒证导致的经络瘀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