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气温冷暖多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很多人难以适应气候的转变,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生病或旧病复发,因此要想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1.感冒
秋季昼夜温差大,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因此,要注意从初秋开始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减少发生感冒的概率。秋季气候干燥要注意多饮水,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还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防忽冷忽热诱发感冒。
2.胃肠道疾病
秋季气温转凉,人的食欲也随之旺盛,使胃肠道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胃病的复发。而秋季也是细菌最易滋生的季节,饮食上稍不注意就会吃坏肚子,引起肠胃的不适。因此,秋季要极其注意肠胃的保养。在饮食上要注意卫生,要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进餐,不能暴饮暴食,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干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尽量少吃,还要做到禁烟少酒,多吃梨、荸荠、银耳、萝卜、香蕉、蜂蜜、核桃仁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药食两用之品。
3.呼吸道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呼吸道粘膜易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病原体容易入侵,导致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季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多运动,增强抵抗力,这是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关键所在。对于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而言,秋季还需注意与过敏原进行隔离。
4.心脑血管疾病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秋更迭时是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老人年,心脑血管系统逐年硬化,温差的波动易影响心脏供血,血压波动较大,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首先要做到按时服药,做好保暖,积极预防感冒,控制病情的发展。其次,要避免晨练,秋季早上气压低,可造成胸闷、呼吸困难,可将晨练改成晚饭后锻炼。生活要规律有节,早睡早起,戒烟少酒,少生气,保持心情舒畅。
5.秋季抑郁症
秋季抑郁症又叫“秋悲”,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秋季万物由盛转衰,萧瑟的景象容易勾起人们低落的情绪,从而导致心情不佳、精力缺乏。预防“秋悲”要注意心理调节,例如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参与各种运动等,这样可以产生多巴胺,有助于增强兴奋感。可适当增加糖分的摄入,能提高血糖水平,提升活力,糖尿病患者除外。建议秋季多出去走走,通过旅行与游玩舒缓压力,调节心情。
6.关节炎
秋季由于其多变的气候,极易诱发外寒内湿的关节疼痛,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等,并且天气愈冷愈加疼痛。预防关节炎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爱美的女孩子们,秋季尽量别再穿凉鞋和短裙。可以多用热毛巾热敷膝盖,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还要减少活动,少做一些上下楼梯、爬山之类的动作,保护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