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养生,要懂自己

条评论

养生,要懂自己

  养生的话题,让很多老年人兴趣盎然。庞大的需求,自然被市场嗅到,于是养生书籍铺天盖地,养生节目火爆异常,养生传奇津津乐道、百听不厌。然而,养生,并不简单,热衷,不等于理解。由此引发的悲剧也不在少数,养生的误区或陷阱,只要踏进其中,无论深浅,都会给生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科学、辩证、理性地看待养生,对每一个渴望健康长寿的老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不可否认,有了互联网、电视专题、书籍的科普,这些年,百姓的科学素养都得到极大提升,不少人对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不再是知道个一鳞半爪,而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这些知识的确带给我们新的思索、新的视野、新的自信,它们仿佛揭开了生命神秘面纱的一角,让人们对疾病的征兆、对身体的兴衰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大众关注养生的热情和主动管理自己健康的积极性。
 
  这份热情当然值得倡导和鼓励,若想将其转化为一种正确的力量,需要辩证和理性给予支撑。辩证地看待生命,避免成为片面的行动派。有的老年人喜欢偏听偏信,而且行动起来立竿见影。曾经对吃绿豆治百病、吃生茄子有益健康深信不疑,认为银杏是个好东西,一哄而上,公园里的银杏树很多被抽打得颗粒不剩。没过多久,又把纳豆捧上神坛。还有的老人为了追求低盐低油,只吃素食,结果缺钠缺蛋白质,导致抵抗力下降。生命是一个整体,营养亦需要均衡。盯住一点,不及其余,跟风跟潮,不顾自身,势必造成更大的失衡和损害。
 
  自信是好事,但要深刻理解生命的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本质,避免成为纸上谈兵的经验派。不少老年人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养生堂或大医生等健康节目,记笔记、拍视频、扫二维码,忙得不亦乐乎。收获一定是有的,但不能对号入座,据此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并指导别人看病,因为每个案例既是鲜活的更是独特的,每个患者都是有差异的,哪怕他们得的是一样的病。老年人若有了病一定要去医院看,听医生的诊断。健康节目并不能让自己变成大医生,而且,每天只看健康节目,也不证明管理好了自己的健康,关键是自己要动起来。再精彩的观点,再生动的案例,都是在讲述别人,比不上自己迈开双腿。
 
  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比较容易冷静客观,但对待作为生命个体的自己,有时却很难理性辩证,常常感性而冲动,自负而执拗,生命的短促易逝也加剧了每个人的焦虑,因此,管理好自己健康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天性做斗争的过程。对老年人来说,读懂自己要比了解专家重要,坚持锻炼要比刻苦钻研重要,按时体检应比看病问诊重要。总之,只要认清了生命兴衰的必然性,坚持适量运动,营养均衡,有病看医生,心情豁达乐观,就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