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脾虚+肝郁=总上厕所!

条评论

脾虚+肝郁=总上厕所!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临证指南医案》、《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给大家聊聊,没事儿总爱上厕所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你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这样的人——直肠子,吃完饭,很快就得去厕所。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急急忙忙去厕所。由于这人长期频繁霸占卫生间,所以又被戏称为“所长”。

这样人的,很多。而且,从古至今,一直都有。

清代名医叶天士,就遇上过一个。

叶天士,生于1666年,卒于1745年。他可以说是生于康熙年,卒于乾隆年,见证了整个康乾盛世。他是中医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医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有一回啊,一个朋友找叶天士帮忙。说他的老父亲,每到早晨起来就肠鸣腹泻,怎么也治不好。这朋友说了,如果叶天士能把病治好,那是重重有赏啊。

叶天士说,赏倒是算了,你以后有好事儿想着哥们我就可以了。

于是,叶天士跟这位朋友,来到了患者家中。

一进门,发现寻老人不见。哪儿去了?家人禀告,老爷如厕去了。

叶天士的朋友不好意思地说:“你看看,就这样,我爹他没事儿就往厕所跑”。

不过多时,老爷回来了。一路上,是离不开人搀扶,整个人显得十分乏力,面容愁苦。

老人家一看叶天士到了,心中挺高兴。但坐下来不多时,又落泪了。他满面哀泣地说:“我这病啊,找了好多人都不行,最后的希望就是您了。您若也治不好,我也该身归那世去了”。

叶天士为老人家诊脉,发现脉象细缓。显然,这是中气虚馁啊。中气不足,脾胃运化失常,容易腹泻。

叶天士看看之前医生开的方子,是四神丸加减。四神丸,就是温补脾肾的。它通过给脾肾补充阳气,改善脾的运化,从而缓解病症。这就是中医治疗所谓“五更泻”的常规思路。

但是,这么做为啥不管用呢?

叶天士就问老人家,除了腹泻外,还有没有其他难受之处?

老人家说,有,就是头晕。脑袋一天到晚晕乎乎的,可能是拉稀拉的吧。

这时候,叶天士重新给老人把脉,发现脉象中,有“小弦”之象,就是略有一点弦脉在里头。

叶天士看到这,心中有数了。他提笔写下一张方子,药用人参、茯苓、炙甘草、陈皮、乌梅、木瓜。简简单单,就这么六味药。

结果,老人家服用两天以后,早晨起来没拉肚子!而且整整一天,只如厕两次。我的天啊,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患者的儿子,朝叶天士直竖大拇指:“你可真行”。

而叶天士则轻描淡写地说,这是阳明气衰,肝风内起。

什么意思啊?我给你解释一下。

这个老人家,脾虚作泄,乍一看,当健脾益气无疑。但是,之前的医家忽略一个细节,就是患者头晕。这头晕的现象,被叶天士抓住,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线索。

那患者为什么会头晕呢?这就是叶天士说的,阳明气衰,肝风内起。

说白了,就是老人脾胃虚弱。脾属土啊。土衰,肝木之气就开始异常,出现郁遏横逆之态。这就好比贫瘠的土地,你栽不成树木一样。肝气横逆于内,则肝风扰动清阳之地,所以患者头晕。脉小弦,为肝气不平啊。

既然如此,咱们就得在健脾的基础上,调肝。否则,只健脾,不管肝,那横逆的肝气会一直伤害、克犯脾土,造成患者病症迁延不愈。

所以说,叶天士的配伍里头用了人参、茯苓、炙甘草、陈皮。这个,本来是模仿健脾的四君子汤。只不过,用陈皮替代了白术。为啥白术被替代啊?因为患者总如厕,会伤阴的。而白术这个药,性燥,容易更加伤阴。陈皮在这里,行气和胃,可以替代白术。

在这个基础上,用乌梅和木瓜来柔肝、疏肝。这样,药味虽少,但是功分两路,可以解决问题。

这就是叶天士的基本用方思路。我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

那么,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医案和道理呢?

其实,放眼当下的社会职场,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很多人总爱如厕。一天少说三四趟。这里,尽管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是中医在分析病因病机的时候,对肝郁和脾虚两个因素,格外重视。尤其是承受较大工作和家庭压力的中年人,在这方面表现明显。当然,这类人未必就有诸如头晕等现象。但是,你看脉弦,往往弦细,平时容易生闷气,爱算计,小心眼,容易紧张焦虑。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叶天士,调和肝脾的角度来考虑调养。在这个思路下所用的方药,有很多,不止上文所述的一种。

总之,肝郁和脾虚,是一对儿双胞胎。它们常常同时出现,为祸我们的身体。叶天士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给你讲清楚了,帮助你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