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疾病需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合参,观面色就是望诊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医把面色分为三类
中医把面色分为主色、客色和病色。
主色:人一生不变的肤色,有偏白、偏黄、偏黑等区别。
客色:指人受气候、饮食、情绪、运动、工作环境等影响出现的面色变化,如运动后脸泛红、冬季寒冷导致面色发白、长期在户外工作面部晒黑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病色:病色与健康相关。人在健康状况不佳时,就会面露病色。病色中的白、黄、红、黑、青五色, 都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患。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色,肝主青色、心主红色、脾主黄色、 肺主白色、肾主黑色。黑色为肾色,以虚为主。但面色发黑也根据其色泽、伴随不同症状等,反映出不同病证。
不同色泽,病证不同
01面色淡黑
肾中所藏的精气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若人体肾阳亏虚,可表现出来的黑色往往是淡黑色,同时,多伴有虚胖、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尿少、便溏等。
02面色焦黑
若颧部与颜面焦黑,可考虑为肾阴不足。
这类“脸黑”属于肾精损耗日久、虚火伤阴血而致,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脱发、健忘恍惚等。
03面黑粗糙
如果面色黧黑伴皮肤粗糙、舌质青紫,则考虑为瘀血证。可伴有月经不调、小腹刺痛等。
五脏与面部不同部位有特定的联系,脏腑机能的好坏也能从这些部位反映出来。
根据《灵枢·五色》记载,面部的各部分分属五脏六腑,以五脏为例,前额、印堂属肺,山根属心,鼻梁属肝,鼻尖属脾,颧部外下侧属肾。如果这些区域的肤色发黑,则提示对应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注意:准确的诊断还需专业医生四诊合参。
脸黑可能只是皮肤病
1黑变病
黑变病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黑变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是由人体的色素代谢障碍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外源性原因诱发。通常表现为在面部额头、颊部、颧部以及眼周等处发黑。
2面部炎症
一些面部炎症疾病,愈后产生的色素沉积使人看起来也会“脸黑”,如非常普遍的痤疮、湿疹等,一般被称为“炎症后色素沉着”。
这类皮肤色素沉着的深浅程度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天生皮肤色黑和易晒黑的人群色素沉着会较重、持续时间较久。但皮肤色素沉着的轻重与患炎症时的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