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天气回暖,南方人特有的一大噩梦,“回南天”就准时到来了。
墙壁地板都是水、烘干全都靠体温、天天仿佛在洗澡……近日,受暖湿气流影响,南方多地已进入潮气满满的“回南天”模式。
受回南天湿气困扰,很多人会出现全身乏力、腹胀等不适。日常除了防潮,还要科学祛除体内的“湿”。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总结一份回南天“全方位除湿指南”。
“回南天”是个什么天?
回南天是南方沿海,特别是广东、广西地区一种独特的天气。通常指每年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造成的一种“反潮”现象。
回南天出现时,由于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是湿漉漉的景象,墙壁、地面甚至被窝都会“冒出水来”。与此同时,还时常会伴有浓雾天气。
这么多的水汽到底是怎么来的?我国是季风气候十分典型的国家,进入三月后,华南地区会率先感受到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但此时仍会有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补充,冷暖空气两两相遇,就容易形成云、雨、雾,水汽也随之达到饱和,回南天由此而生。
回南天每年都会出现,但迄今为止,对于其强度的划分并没有统一标准。综合来看,一般回南天持续的时间越长、浓雾下的能见度越低,程度就越强。
7个器官比你更怕湿
回南天潮湿度满格,水汽除了让周围的一切变得霉湿,还可能入侵你的身体,引发犯困、身体沉重等体湿症状。
!皮肤
湿气过大会刺激皮肤大力散热,负担加重,免疫力降低。痤疮、皮炎、湿疹、皮癣随之不请自来。
!头部
湿气侵入头部,容易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裹等不适。
! 胸腹部 湿气滞留胸腹部,易引发胸闷、胃胀。
! 消化器官
影响食欲,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壁等症状。
!泌尿系统
体内湿气重,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关节
湿气侵入关节,导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等,痛处无法活动。
!下肢
湿气侵犯下肢,可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
4个特征提示你,湿气“超标”了
中医认为“湿重如裹”,就是如果身体湿气过重,会有一种被包裹着、像穿着一件半干的衣服一样别扭。具体可通过以下标准判断:
+起床时的状态
若早晨起床时,感觉自己身体困重、头部或身上有东西包着,或者小腿发酸、发沉,则说明体内湿气过重。
+舌苔颜色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
+排便情况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圆柱体、很通畅的,便后用一两张手纸就能擦干净。一旦发现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需反复多次才能擦净,可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心情和胃口
户外湿气过大,可能会造成胸闷气短、身体乏沉、精神困顿、胃口不佳等情况。
一份回南天“祛湿指南”
回南天来袭,应对无孔不入的湿气,从内到外都要做好防范工作。
No.1体内祛湿:从“头”开始
◆ 头部: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头发未全干时不要直接入睡。
◆ 口部:戒烟戒酒,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过咸或过甜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 躯干:坚持运动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建议大家平时动起来,跑步、健走、游泳等都可适当排汗,加速机体“排湿”。
◆ 臀部:长期坐着不动,机体代谢就会变慢,运化能力随之受到影响,容易招来湿气。
持续坐着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40分钟。即便起来接杯水、去趟厕所都可以。劳动、休息时要尽量避开潮湿之处,尤其是老年人,在外走累了,也尽量别坐潮湿的木椅等。
◆ 足部:下雨天减少外出,不慎淋雨要及时更换衣物,将淋湿的鞋子充分晾晒。
No.2体外防潮:限时开窗
◆ 早晚关窗:回南天来袭,千万要紧闭家中的窗户,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如果实在觉得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可在中午短时间开窗通风,或打开风扇、空调除湿功能等保持空气流通。
◆ 放置除湿剂:购买一些除湿剂,或是苏打粉、木炭、竹炭等,放在衣柜、书柜里,可以帮助吸附水分。使用除湿机也可以保持室内干燥。地板潮湿可以选择铺报纸的方式,这样可以快速吸附地面水珠并且防滑。
◆ 盐水拖地:在温水里加入几勺盐,等盐充分溶解后,把拖把浸泡在盐水里,拧干后拖地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回南天时地面湿滑,无论上下楼梯还是上班出行,一定要小心防滑,防范跌倒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