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初夏出汗胜良药!做好3点,补足肝脾肾,拯救手脚凉肠胃弱身体沉

条评论

初夏出汗胜良药!做好3点,补足肝脾肾,拯救手脚凉肠胃弱身体沉

初夏:雨水多,阳气弱

5月5日刚刚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不过立夏并不意味着“入夏”。

根据五运六气,立夏属于二之气(从春分到小满,即3月20日-5月21日)。

湿邪侵袭肌表,阻滞经络气血,加上过早贪凉,寒气就会不知不觉地窜进身体里,形成特有的病邪——寒湿。

图片

寒湿入体后,人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四肢不温、脾胃虚寒、身重酸楚。

故而,初夏的养生调理应以补阳气、健脾胃、祛湿浊为重点。

用纯阳之力,护初生之阳

要想补阳气、健脾胃、祛湿浊,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借助纯阳之物——艾。

图片

我们不光可以用艾来艾灸,还能内服外用,比如,喝艾叶茶,用艾叶煮水泡脚。三方合力,可将纯阳之力发挥到极致。

1

补阳气——艾灸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作为“天下扶阳第一方”,论补阳气,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超越艾灸。

图片

初夏艾灸,建议重点艾灸背部。因为背部为人体阳气聚集的地方,阳经分布多,其中,又以督脉和膀胱经为重,必须灸透。

艾灸时,不必具体到某一个穴位,可以沿着背部中轴线以及中轴线旁开的两侧,从颈背交界处(大椎穴)附近开始一直往下,灸至腰骶部,直至背部发热。

图片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养生馆做“长蛇灸”。

2

健脾胃——喝艾叶茶

初夏天气潮湿,脾为湿困,就会出现纳少便溏等胃肠道症状。加上人们贪凉喜冷,令寒湿之邪直中脾胃,损及脾阳,加剧了胃肠不适。

图片

此时,建议大家多喝艾叶茶。制法很简单:取干艾叶3克左右,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图片

有些姐妹除了脾胃虚寒,还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气血寒凝等问题,此时可以在艾叶的基础上,增加生姜、红糖、大枣,一起用水煎服,可以温经

图片

有些姐妹总是在下巴上长痘,这说明人体下焦有寒气,更需要喝艾叶茶。艾叶茶里面的生姜可以把下焦的寒气驱赶出去,大枣可以补气血,经常喝可以祛除下巴的痘痘。

图片

胃寒的朋友还可以加入陈皮以温中、理气、和胃

艾叶茶特别适合常年在空调环境工作的人群,空调的虚贼邪风将寒湿带入人体内,引发咳嗽、鼻塞、颈椎痛等问题。艾叶茶有助于排出寒湿,让这些小毛小病随之而解。

3

祛湿浊——艾叶煮水泡脚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湿邪乃除;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图片

初夏,想要祛除湿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热水泡脚了。

而且,热水泡脚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确保足部气血畅通,并帮助清降虚火,特别适合现代人的上实下虚之症。

从经络理论来看,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其中,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都起始于双脚末端,由末端循经走到胸腹部,脏腑深处。

因此,通过泡脚保暖足部,就是在保养足三阴经,就是在保养脾肾肝三脏。

图片

对于阳气不足、寒湿滞体的人来说,仅用热水泡脚是不够的。脚属阴,为体内阳气最弱之处,而艾叶属于极阳之物,因此用艾叶煮水泡脚,可暖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达到理想的祛寒补阳效果。

初夏出汗胜良药

图片

民间有云:“初夏出汗胜良药”,此时出汗对健康大有裨益——因为多数疾病都与湿、寒、热三毒相关,如风湿、湿疹、妇科炎症等,出汗就相当于给身体排湿排寒排热,而此时正是排毒良机。

那么,怎么出汗呢?——中医提倡的出汗叫“动汗”,就是运动、劳作出的汗。但如果你不想运动,可以选择艾灸出汗——这可以算得上是现代人排湿排寒排热的最佳方法!

灸火循经,疏通经络,可以将瘀滞在经络中的湿浊等阴邪悉数化解,毒素就会随汗排出。

为什么很多人艾灸过后会出汗,甚至大汗淋漓?多数情况下,这说明体内寒湿瘀阻严重——灸后出的汗是粘粘的,说明湿气较重;灸后出的汗是凉凉的,说明寒气较重。

艾灸的时候,由于艾火热力的熏烤,施灸处的皮肤会出现潮红,有时潮红中还夹杂着浅白色、红色的斑点——这正是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的标志。只要加强艾灸,让艾灸的药性和热力不断深入经络脏腑,经络就会越来越通畅,斑点就会逐渐消失。

而且,由于体内阳气不断壮大,瘀血、痰浊、寒湿等垃圾就会排出得越来越多,使得阶段性出汗过多。等到经络彻底通了,阴阳相对平衡了,灸后大汗淋漓的现象就会随之消失,代之以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