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孤独竟会改变人的免疫模式

条评论

孤独竟会改变人的免疫模式

  “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这种志向,一看好像离奇,其实却照顾得很周到。第一位姑且不谈他罢,第二位的‘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来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几升,一个人的血,能有几回好吐呢?过不几天,就雅不下去了。”
 
  这种怪异的现象,与曾经崇拜孤独的我如出一辙。
 
  而除了能营造美感外,标榜个性,也是我追随孤独的原因。
 
  在我过往的认知中,强者总是孤独的。如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音乐家贝多芬、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年轻时性格孤僻,后来均成就了一番伟业。
 
  名人的故事让懵懂的我产生兴趣:是不是孤独有助于成功?
 
  好奇心驱使我上网提问,得到的答案都是:强者注定孤独;孤独是一种智慧境界;越有才华的人越孤独……
 
  嗯,这样的回答,深得17岁少女的心。
 
  后来,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我总结了一条公式:孤独=思考=有脑子=艺术家。
 
  那时的我,既没有高深的智慧,也没有渊博的才学,偶感迷茫时,除以电子产品消磨时间外,还以“孤独”美化自己,显示自己并非平庸——
 
  “看,我很孤独,我多特立独行。”
 
  就这样,青春期的我,用“形单影只”的姿态度过了初中、高中、大学。直至走出社会,我才惊觉自己已难以走出孤独的牢笼。
 
  与人共处时,我总能明显地感觉自己与他人存在鸿沟。这种隔离感,让我变得“过分警惕”,我的大脑似乎时刻在关注外界威胁,身体也持续处于紧绷状态。我逐渐变得敏感焦躁,一点小事足以让我局促不安。
 
  而每当压力袭来,我会更主动地选择孤独,逃避一切社交,进而蜷缩进自己的小世界里。
 
  渐渐地,我察觉我已经完全不会待人接物了。和人交流时,我总会脸红心跳、紧张发抖。虽然内心很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与人自然攀谈,但总是鼓不起勇气。
 
  伪装成真的孤独,影响了我的精神与社交,除此之外,它还蚕食了我的健康。
 
  孤单的日子里,我发现自己毛病不断,皮炎湿疹总是不见好,失眠成了家常便饭。就连感冒,也比别人严重。
 
  身心俱疲的我开始自救,通过查找资料才发现:孤独竟会改变人的免疫模式!
 
  研究显示,孤独的人更易遭受慢性炎症的侵袭,并与糖尿病、关节炎、心脏病等直接相关,甚至是癌症、痴呆的危险因素!而且,与不良饮食、肥胖、饮酒和缺乏锻炼相比,孤独感增加的死亡风险更大,它给人带来的危害不亚于抽烟![1][2]
 
  现在,我总算在幻梦中幡然醒悟:所谓的孤独美,好比裹小脚,充满着自虐与病态。而宣扬孤独,无异于引诱他人吸食致命的一剂毒药。
 
  17岁那一年,倘若能抵御住孤独的诱惑,现在的我,也许能成长为一个落落大方的成年人吧。
 
  如今,看着迷上孤独的堂妹,我不免有些担心:
 
  在互联网的引诱下,被美化的孤独,是否会陆续繁衍出千万名像我这样的“孤独怪胎”?
 
  也许,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据观察,近年来我国空巢青年逐渐增多,越来越多人爱上了“既不麻烦别人,也不让别人麻烦自己”的孤岛生活。
 
  比如在短视频APP上,无数人分享着自己的孤独体验:唯美的故事,配上煽情的文案,难以抑制的病态美感溢满屏幕,并吸引大批网友点赞、评论。
 
  然而,当人们盲目欣赏独居带来的绝美孤独时,却往往忽略了这种“精神病毒“所引发的一幕幕悲剧……
 
  2019年8月,网络作家“格子里的夜晚”猝死家中,因独自居住,死后10天才被发现。
 
  2020年9月,艺人黄鸿升因为独居,在浴室滑倒撞到头部,因无人发现、错过抢救时间而死亡,年仅36岁。
 
  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有人因此发明了一个词:孤独死。
 
  其实,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人类演化至今,早已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生而为人,你和我都不得不依附这张网,不得不依靠别人的技能生存下来。如果每个人都活成孤岛,假以时日,人类这个井然有序、充满温度的社会终将会土崩瓦解……
 
  写到最后,后悔之情涌上心头。如果能穿越回17岁,我定会跟年少无知的自己说:“不要拿孤独来秀优越。生活很明亮,用心发现,周围人人皆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