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脾气大、躁动不安,人们常用“肝火旺”来形容。临近年末,各种事物繁忙,再加之聚会应酬多饮酒、多油腻,不少人会把“降肝火”挂在嘴边。
那么究竟“肝火旺”是什么意思?
中医所说的“火”其实是指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
其中,肝火分为虚、实两种。实火多由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被破坏,肝气郁结而导致的;虚火是阴虚火旺,多由肝肾阴虚所导致。
- 肝实火主要表现为双眼红、肿、疼以外,还会烦躁,发火。肋部肿痛,口苦,口渴,粪便干燥。
- 肝虚火主要表现为双眼干涩、手脚心发热,烦躁。黑夜有时会出汗,尤其是后半夜睡着的时出汗。
如何知道肝火旺
1、看口部: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发厚、牙龈红肿,这些都是肝火旺的症状。
2、看睡眠:肝火旺时晚上睡觉时出现睡眠不稳、多梦,容易被惊醒,导致失眠。
3、看脾气:肝火旺时还容易心烦意乱,容易发怒,控制不住脾气。
4、看全身:精神不好,容易瞌睡,头晕,脸色发红,身体闷热,肝火旺的人容易疲倦。
5、女人肝火旺的症状:经期推迟,月经不调,经血量没有规律等。
6、小孩肝火旺:一般出现在夏天,喜欢蹬被子,有时候还打呼噜,暴躁易怒。
如何调理肝火旺
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有助于清火,比如药疗方面:肝太热者可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饮服。
1、降火食方
川贝母冰糖梨汁、枸杞菊花茶
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菊花与枸杞都是中药护眼的药材,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可以口服各类清凉冲剂,如夏桑菊冲剂、金菊冲剂等对“清火”也很有效。
2、用药推荐
龙胆泻肝丸(肝实火)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
适应症: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加味左金丸(肝实火)
功能主治:平肝降逆,疏郁止痛之功效。
适应症: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杞菊地黄丸(肝虚火)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
适应症: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另外,还可以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穴位五方面着手,以增强肝功能。
一、饮食: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
在保持粗细均衡、荤素搭配合理的健康饮食原则上,应多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
肝脏是人体储存维生素的“仓库”,因此多吃胡萝卜、动物肝脏、黄豆、坚果类等食物有益肝脏的健康。其中,中医认为 “青色入肝经”,多食绿色食物如菠菜,有利于肝气循环通畅、代谢加快,舒缓肝郁。
另外,养肝还应该多喝水,少饮酒。
二、起居: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过度熬夜会扰乱肝脏自身的生物钟,导致肝脏疲惫不堪,难以修复,以致影响身体的排毒功能。建议养肝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三、运动:以“慢”运动为主
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否则易损伤阳气,应以“慢”运动为主。行走、慢跑等锻炼方式都可以使气血流畅,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肝的效果。
四、情志:学会制怒
中医认为,怒伤肝。发怒会导致肝脏疏泄的异常,造成肝气郁结。所以,养肝要学会制怒。生活中,应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保持乐观。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爱生气会容易变老哦。
五、按摩:点按穴位
每天两次,每穴位5分钟左右,以酸痛为度。
1、行间穴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2、太冲穴
太冲穴在足背侧,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3、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4、中封穴
中封穴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5、期门穴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6、曲泉穴
曲泉穴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