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超九成的肠癌由它引起?什么样的肠息肉需要切除?

条评论

超九成的肠癌由它引起?什么样的肠息肉需要切除?

  据统计,90%的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肠息肉的严重性,也不清楚该如何治疗,加上肠息肉初期无痛无痒,许多患者也就不以为然,听之任之。

  然而,肠息肉如果不作处理,会慢慢发展,导致细胞突变,容易恶化成结肠癌。从结肠息肉发展到结肠癌的进程较为缓慢,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通过及时筛查及切除肠息肉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把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什么样的肠息肉需要切除?

  所谓肠息肉,通俗讲就是肠道内多余的“肉”,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而之所以会长息肉,多由于炎症、异物刺激或机械性损伤造成,而不良饮食习惯、紊乱的作息也会刺激息肉生长,另外,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肠息肉一般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2种,炎症性息肉危险系数较小,会在炎症治愈后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则是“危险分子”,有恶变的倾向。

  息肉发展成癌的过程大致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这个恶变的过程一般需要5至10年,个体差异不同进展速度存在差异。在这段时间中,如果肠息肉及时被切除,且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肠息肉癌变的几率也会最大程度地降低。

  那么,哪些肠息肉需要及时切除呢?

  ·直径大于2cm的肠息肉

  息肉越大越容易癌变,数据统计,直径小于1cm的有蒂息肉癌变率小于1%;直径在1-2cm的息肉癌变率通常为10%;直径大于2cm的息肉癌变率通常为50%。所以,越大的息肉越需要切除,以防万一。

  ·多发性息肉

  息肉的数量也与癌变几率呈正相关,多发性结肠息肉约有60%病例最后进展为腺癌。

  ·无蒂的、菜花状的息肉

  息肉有蒂的,良性的可能性居多;息肉无蒂,呈扁平状,表面溃疡凹陷,触碰较易出血,质地比较脆,恶性可能性较高。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恶变的大肠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在1%-5%左右,可分为1级、2级、3级,级别越高,越容易癌变。而绒毛状腺瘤是最容易癌变的腺瘤,一旦发现需要及时切除。

  ·家族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结肠息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有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在50%左右。家族性结肠息肉从出现症状到腺瘤性息肉恶变,平均需15年左右,40-45岁的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恶变率最高,恶变后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低。

  如果不及时治疗,到中年以后几乎100%的病例会发展为胃癌或结肠癌。

  如何预防肠息肉发展成癌症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尤其是饮食不规律的人更容易患肠息肉后更容易恶化成肠癌。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睡觉、进餐。

  健康饮食。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吃过期变质、被污染的食物,少吃辛辣等刺激性大的食物,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概率。

  少吸烟喝酒。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 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 1/3; 尽量少饮酒,减少酒精的摄入有益于胃肠道健康。

  加强体育锻炼。这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肠癌的发生率。

  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用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避免因压力而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等危害,促进肠道健康。

  定期体检。普通人群在50岁之后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则 5——10年检查一次就行。至于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本人有癌症史、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等高危人群,则强烈建议定期做肠镜筛查,以防肠息肉进一步恶化成肠癌。

  肠息肉,虽然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且不一定会癌变,但却也是潜伏在很多人身体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因此,我们应定期体检,并且多加留意这方面的问题。在检查出肠息肉后,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积极接受治疗。而息肉切除后也并非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做好复查,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