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肌酐升高,是否意味着肾功能衰竭?

条评论

肌酐升高,是否意味着肾功能衰竭?

  咱们人类的机体内,有2个肾脏,大约有240万个肾小球,因此,肾脏,有着比较强的代偿能力。只有较大部分的肾小球遭到破坏的时候,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小分子物质的排泄才会受到影响。所以,早期或较轻的肾功能损害,不会反映到肌酐水平的变化中;相反,肌酐水平升高,则说明小分子物质排泄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肾脏的病情,或许已经处于慢性功能衰竭阶段。因此,对于肾脏相关疾病,肌酐是必查项目,发现异常,需要引起警惕。

  肌酐,可以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是,肌酐水平升高,并不能与肾功能衰竭划等号,因为,造成肌酐水平升高的因素较多,需要仔细排查。咱们先来谈尿肌酐。咱们人体中的90%的肌酸,是以磷酸肌酸的形式存在于肌肉中的,代谢后生成肌酐,从尿液中排出的,就是尿肌酐。每天的排出量,约为0.7到1.8克,男性及肌肉发达的人,排出量较高。身体运动量增大时,尿肌酐也会升高。因此,对于判断疾病及器官功能而言,更重要的参考指标是血肌酐水平。

  血肌酐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等3种类别。肾前性因素,主要机理是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影响代谢废物滤过。常见的原因包括失血或休克造成的血容量减少;大量出汗或严重呕吐、腹泻、利尿等导致体液不足;心力衰竭;肾血管病变等。肾性因素,由肾脏本身的病变导致,包括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休克或药物、中毒、运动过量等造成的肾小管疾病、肾间质性疾病;以及感染等引起的肾脏损害。肾后因素,主要是指尿路梗阻等影响尿液排出的情况。

  血肌酐的正常值范围,是59-106μmol/L;如果血肌酐水平达到106-186μmol/L,代表炎症损伤期;186-451μmol/L,表示肾功能损伤期;超过451μmol/L,代表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水平进行增高的时候,会产生多种损害,比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或者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表现。

  肌酐水平升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同时需要注意,肌酐水平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将肌酐水平,尤其是轻度的升高,看成是评判肾功能的核心指标。正确的应对策略,是全面检查,找到导致肌酐升高的真正原因,同时,结合其他的指标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肾功能状态。比如,检测肾小球滤过率。

  肌酐水平降不到正常范围,通常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专业治疗。对于个人而言,应该注意生活细节,配合治疗。比如,饮食方面,应该选择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是外源性肌酐的重要来源;同时,需要严格控制钾、盐、油脂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还要注意饮水量,根据前1天的尿量,调节补水量;此外,还要避免劳累,不要熬夜,戒烟限酒,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提升毒素代谢效率,减少肌酐的蓄积。最后,还要注意守住2条底线,第1,是加强预防,避免感染;第2,不要随意服药,以免加重肾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