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雄安的四所高校将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学生相互选课、教师跨校任教、多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成为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四所“双一流”高校。
据河北长城网3月27日报道,四所高校预计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并于当年秋季对外招生,到2035年全部搬迁完毕。
不同于一般大学的封闭式办学,这四所进驻雄安新区的高校将通过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学生相互选课、教师跨校任教、多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促进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组建校际社团,开展多种活动。
3月30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长远看,这几所学校在最初阶段可能是异地办学,但最终要实现将学校整体搬迁到雄安。”
河北雄安新区定位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新华社称,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
熊丙奇表示,高校搬迁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教师、学生对搬迁的认同,与对新搬迁校园的归属感。“这需要广泛听取师生意见,解决师生面临的现实难题,切实做到“以师生为本”,他说。
迁往雄安新区办学的背后,是北京部分高校办学空间不足的困境。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该校3万多名学生,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约1000亩。该校曾表示:“办学空间不足,是多年来困扰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北京交通大学除了本部,也在山东威海开办新校区;中山大学有在广州的东、南两个校区,以及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四个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哈尔滨本部、山东威海、深圳三个校区。
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要求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
另一方面,北京用地紧张,郊区再新建学校亦不可取。据财新报道,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新亮研究,北京93所公办高校中,市属高校占地2.48万亩,部属高校占地4.75万亩,平均每所高校的产权占地面积仅777亩。
由此,迁往雄安也是北京高校解决办学空间的重要举措。界面教育梳理公开资料发现,首批迁往雄安新区的高校办学面积均在原校区的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