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如何重新构想教育?如何在坚守教育理想与使命的同时,寻找教育公益的创新与可能?
2023年3月25-26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本届双年会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龙湖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心和公益基金会、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位教育从业者、教育公益伙伴、媒体等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公益。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柯敏,龙湖公益基金会理事、龙湖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林丽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发表开幕致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中国教科院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廖瑾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进行主旨发言。
近年来,受外部环境限制和内部方向缺失等多重因素影响,教育公益事业面临诸多挑战。身处种种不确定之中,对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王柯敏表示,新时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业从传统慈善走向现代慈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就需要变革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推动实现教育公益组织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小阵型向大阵型转变。优秀的教育公益项目必须要瞄准痛点、难点,填补短板空缺,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所急所需,并创造性地把公益慈善的内涵拓展到个人能力的帮扶、发展空间的拓展、精神素养的提高等更广阔的领域。
新形势下,教育公益如何重塑价值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但实际上社会依然存在普遍的教育焦虑。熊丙奇提到,当前的教育发展依然是不均衡的发展,并且是低质量的发展。“我们期待的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高质量普及。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扩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困局,教育问题愈发社会化、复杂化,解决教育问题愈加需要多方协作。熊丙奇谈到,教育的改革需要四个力量。第一个力量是政府的力量,需要通过政府推进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其次是学校,需要学校有办学自主权,能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形成合力。第三是企业的力量,因为企业是教育的最大用户,企业要建设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队伍,一定需要有教育的强国、人才的强国这个背景作为支撑,因此企业必须要参与教育。再者,是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通过公益人来推进教育,来解决政府、学校、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合力。
针对如何推动教育改革,进而塑造新动能的问题,王烽认为,首先是发挥新技术的革命性作用,建立需求导向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其次是为学校、教师、学生松绑,其关键是评价制度改革。现在的评价制度从文件中规定了许多评价的方法和维度,但是在评价的责任主体、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并未建立起新时代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