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多数地区产教融合项目进程较为滞后,企业与学校之间普遍存在协同不灵活、沟通成本高等痛点。具体来看,学校和企业两者都存在问题。一方面企业端介入程度不深,一些企业只是去学校挂个产教融合基地的牌子,并没有实质性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甚至单纯以批量使用低端劳动力的方式进行招聘,根本没有深入到学生日常的教育环节之中,离产教融合多元主体育人治理格局的高度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众多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配上也存在错位,教育教学上调整的不够及时和灵活。由于产教融合背后涉及教材、人事架构、专业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和流程,导致重大事件决策艰难,协议约定执行起来受限,最终项目落地效果不佳、育人成效甚微。
对此,中公教育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孟桢楠指出,产教融合长期以来进行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性上并不统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追求短期且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则注重长远的育人效果,二者在盈利和育人这个矛盾点上很难达到平衡;其次,这些年来我国在产教融合机制建设上尚未健全,未有统一的监管管理。项目运营一段时间便“胎死腹中”的案例比比皆是,校企双方对薄公堂的画面也不罕见。
正如业内人士所谈,如果仅从经济利益考量,企业花高成本培养的人才最后很难为己所用,那么这笔“张冠李戴”式的买卖自然不愿有人触碰。所以,纵观这些年,我国企业在产教融合领域大多以“后来者”的姿态入局,缺少主动参与意识,进而出现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局面。
可见,产教融合这条路虽已走过多年,但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门槛也未随着历史的进程而被打磨削平,学校、企业乃至整个职业教育行业还需不断进行探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