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发挥中学在思政课评价一体化中的衔接作用

条评论

发挥中学在思政课评价一体化中的衔接作用

党的二十大立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高度,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从系统观念看,思政课一体化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为保证不同层次思政课之间的耦合度,一方面要发挥大学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中学政治课的衔接作用。
目前,许多思政课一体化共建活动侧重内容一体化和教材一体化建设,大学思政课的“领头羊”地位凸显。在实践路径上,思政课一体化主要从沟通机制、培养机制、备课机制和协同机制等方面着手,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落细、落地。这些活动的共性在于,基本由大学来牵头集体备课和教师培训等。大学老师教、中小学老师学的模式,体现出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大学向中小学“单向性”推演的特点。
然而,大学与小学之间的学段差异性大,面对的学生群体也不同,仅仅从大学层面对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进行规划,可能会出现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衔接不畅等“水土不服”的问题。对此,介于小学和大学之间的中学尤为重要,可以发挥承接作用,促进大学和小学之间的耦合度,克服思政课部分内容相互脱节、逻辑不顺畅等问题。因此,在大学思政课的引领下,如何发挥中学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衔接作用,是现阶段建构思政课协同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打破教学知识壁垒和理论盲区,教学评价一体化可能是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机制建设的必要步骤。2016年,中小学《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2019年,小学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高中的《思想政治》统一归属于思政课的范畴。这解决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称谓和学科归属问题,也为内容和教材一体化提供了建设契机。但是,在思政课教材内容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知识壁垒。例如,中小学老师在交流中可能处于弱势,知识的向下兼容性凸显了大学的主导作用,思政课一体化呈现自上而下的共建特点。这影响了不同学段思政课双向性的交流实效。
在思政课一体化系统中,教学评价侧重教师经验和体验的共同性,不特别关注个体学历和理论盲区的差异性,所以教学互评可以做到向上兼容。小学思政课可以评价中学思政课,中学思政课可以评价大学思政课,这使得自下而上的思政课一体化共建路径成为可能。因此,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具体落实到评价之维,建立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评价制度,打造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互评模式,有助于打破思政课教学各自为战的局面,为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破除思政课学段分割、各管一段的评价模式现状,要充分发挥中学在思政课评价一体化中的衔接递进作用。一是转换思维范式,正确看待中学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将“大—中—小”的三元关系细化为“大学—高中”“高中—初中”和“初中—小学”的二元关系。其中,以“高中—初中”为抓手,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的“手拉手”联席备课制度,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备课会规模不宜大而广,而在于精和准。例如,高中对接大学和初中,初中对接高中和小学,“高中—初中”在不同层次的集体备课会环节做好“大—小”的衔接沟通工作。
二是优化备课形式,将互评作为备课会的重要环节。例如,不同学段教师在同一层次的备课会中进行磨课互评,把教学评价作为备课会的重头戏,确保教师有话说、愿意说,促进不同学段教师的双向点评和交流,实现学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助力思政课评价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三是明确备课主题,让互评促建更具可能性。备课会主题是教学互评的载体,课程内容建设是思政课一体化的重中之重。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让老师针对统一主题进行互评,在互评中促进课程内容的一体化建设。目前,一些育人载体正着手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主题一体化方案。例如,天津市的生态文明教育、江西省的红色文化教育以及辽宁省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等主题一体化建设,都形成了不少成果。依托这类主题备课会的互评,有助于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了解“前段”和“后段”的教学内容,做到梯次推进、系统衔接,处理好教学学时有限与内容繁多之间的矛盾。
当然,充分发挥中学在思政课评价一体化中的衔接作用,还要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评价导向的差异性问题,建构对大中小学有推广效应的评价模型。这是真正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内在统一,确保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