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孩子性格小小孤僻,未来不一定是失败者

条评论

孩子性格小小孤僻,未来不一定是失败者

孩子不合群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不能适应社会,不能独立,甚至一无是处。但强制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孩子要么不开心,要么哭的死去活来,我们家长也十分心疼。

其实,孩子合不合群与未来成功与否不成正比关系。的确,不少名人从小也是不合群,但他们从没有因为不合群而影响了自己的优秀。像爱因斯坦小时候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只喜欢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抚摸树叶,牛顿小时候也不喜欢与人交往也很少说话,比尔盖茨小时候也不喜欢与小朋友打打闹闹,更喜欢在家翻《世界大百科全书》,甚至上六年级也不愿与人交流。虽然他们不合群,但他们长大后也与合群人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因此说孩子不合群并不是非改不可。

孩子不合群,或许是因为他们成长的需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不合群"有它的必要性,同时也代表孩子不是真的不合群。一般按照幼儿期儿童社交发展特定的规律来说,3岁前孩子们以旁观或独自游戏形式为主,4、5岁后才发展为合作游戏或协同游戏。

除了年龄上的原因,孩子需要一段时间"不合群"来"内化发展自己",还有个原因就是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敏感,或者像开头所说的那位孩子一样个性鲜明。

孩子性格内向、敏感,越是接触外部世界就越需要消耗自己的内部力量,但与此同时自己的内部力量又不够强大地去一整天都应对外部的世界。所以,这时候他们就需要多点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就我们眼里的"不合群")来储蓄、增添新的内部力量,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的世界,比如通过看书、自己玩玩具等等。

在与自己相处的时间里孩子最自在、愉悦,自然就为自己储备、增添了更多力量去面对对于他来说比较紧张、恐惧、不轻松的世界。同样的,内向、敏感以及个性鲜明的孩子不合群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合群" ,"不合群"是保护他们自己不被受伤害的一种方式,"不合群"是他们融入集体的一个过程,"不合群"是他们成长的需要。面对孩子不合群,我们不说改不改,首先要给孩子"不合群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