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离我们有多近呢?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46亿学生因欺凌而痛苦,在中国约有58%的青少年经历过校园暴力。
大部分人在读书时,都遭遇过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身体上的伤害。
更多时候,这些伤害都是毫无征兆就来了。
比如《少年的你》里的陈念。
陈念好心为自杀的胡小蝶披上一件外套,让她的离去变得体面一点。
结果,所有人都用有色眼睛看待她。
之后,她遭到了孤立、恶意玩笑,还有无端的殴打。
试问一下,她做错了什么?
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背后,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巨大影响。
父母的爱、教育和三观都藏在孩子的人生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无论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很多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导致孩子变成施暴者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孩子天生的暴力倾向的性格问题、家庭不睦带来的不良影响、外在不健康环境的渗透、被施暴后作为报复而变成施暴者等。
很多人认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整天在社会上混的小混混。
其实并不是这样,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施暴者,所以家长加强教育引导很重要。
很多家长都喜欢这样批评孩子:
1.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你这么多事。
2.在学校要听话,不许给我惹麻烦。
3.咱家没有钱,别和别人斗。
在这样的思想下,孩子只会在挨打或被勒索的时候默默忍受,变得懦弱自卑。
从家长的影响来分析《少年的你》里的主要人物:
陈念的母亲懦弱愚蠢。
陈念被欺负,母亲却在外躲债,并告诉她再忍忍。
正因为陈念的一再忍让,情绪堆积无处发泄,才有了后面的失手爆发。
那些习惯忍耐的父母,因为自己的教育,可能也让孩子的人生变得一片灰暗。
魏莱的母亲,高学历却自私自利,把成绩好当成唯一。
父亲喜欢冷暴力,因为复读一年不和孩子说话。
这样的父母造就了魏莱这样的恶魔,伤害别人甚至理直气壮,为了达成父母的期待不择手段。
这样的父母,你怎么对孩子,孩子就怎么对世界。
小北的父母,离婚、各自跑了。
缺少父母的爱和保护,内心缺乏安全感,只好学会坚强,甚至为了保护爱的人毁掉自己。
这样的父母甚至都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孩子在父母教育这块上是缺失的。
校园暴力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严重程度一直被低估。
大人们以为那只是小孩子之间的玩笑,可却给孩子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家长对于防校园暴力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简单来说,就是三点:
1、用实力给孩子雄厚的家庭背景;
2、用无尽的关爱给孩子温暖的家庭环境;
3、用积极向上的教育给孩子强大的内心。
这三点,如果不能全部做到,至少也要做到其中一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