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所有的事都是为父母而做,与自己无关

条评论

所有的事都是为父母而做,与自己无关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李玫瑾教授

作者:巧熙

“交易式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让孩子初尝甜头后,禁不住诱惑一再尝试,直至越陷越深,不可收拾。

最近孩子迷上了看电视,每天都深陷在动画片里不能自拔。

于是爸爸告诉他,你要先练字,两页字可以换一个小时电视看。

刚开始,孩子写得端端正正,写完主动送去让爸爸检查。

但没过几天,他明显开始敷衍了,写得歪歪扭扭不说,还偷工减料,把字写得大大的,一页纸没写几个字就满了。

爸爸本以为用看电视做激励,能督促孩子把字练好。

没想到事与愿违,孩子反而对练字更加抵触了。

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这样说:

“只要你把饭吃完,我就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

 

“你把碗洗了,我就给你十块钱。”

 

“考到前三名,我就给你买新款的溜冰鞋。”

 

……

为了激励孩子进步,父母们不惜以各种好处诱惑,希望孩子有前进的动力。

但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

其实,这样的另辟蹊径,名为激励,实为交易。

“交易式教育”,或许一时成效斐然,但潜藏的伤害,却是长久而深远的。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所有的事都是为父母而做,与自己无关

在一期《奇葩说》中,蔡康永曾举过一个例子:

小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所以用红包奖励让他吃菜。

 

但这样孩子永远也不会爱上吃菜,因为一旦停止发红包,他就停止吃菜了。

外部激励,短期内也许有用,但无法让孩子产生真正的热爱和内在的动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德西效应”。

这源于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做过的一个实验:

他把被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解答一些趣味试题。

第一阶段,没有任何奖励,两组人完全凭借兴趣答题。

第二阶段,给第一组成员奖励,只要答对一题,就能得到一美元;但第二组依然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他宣布到了休息时间。

这时第一组成员立即停下了答题工作,而第二组中,依然有很多人在尝试着解题。

很多时候,外部的奖励反而会消减做事的动力,让人失去原有的兴趣,只被动地追逐奖励。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重庆的周女士曾向记者求助,儿子事事都向钱看,让她很忧虑。

原来,为了改变孩子的懒散,周女士曾和他约定:在家里完成一些任务,就给一定的奖励,打扫给1元,洗碗给2元。

孩子变得很积极,但很快,她感觉到了不对劲。

有一天,她在家做饭,让孩子顺路取个快递。

“可以,一个收费5角!”

孩子理直气壮:“取快递也是帮你们工作啊,当然要给我奖励了!”

“交易式教育”,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固定的心理模式。

那就是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即时的回报。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父母而做,与自己无关。

这种心理模式,导致了一旦没有切实可图的益处,便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

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甚至失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能力。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有条件的爱,会摧毁孩子的安全感

在《家为何会伤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小芸从小被寄养在舅舅家里,但她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很优秀。

五年级时,她意外受伤,5根手指都失去了知觉。

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后,她慢慢恢复了,但成绩却一落千丈。

从此,她行为大变,沉迷网络、违反校规、甚至产生自残行为,变成了一个彻底的问题少女。

原来,小芸由于一直没在父母身边,父母打电话给她,关心的多是学习的问题;对她的各种奖励,也常是因为她取得了好成绩。

所以,她潜意识里认为,父母对她的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自己必须成绩优秀。

只有自己取得了好成绩,父母才会爱她,而当她成绩落后,就会失去父母的爱。

正是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她才会自暴自弃。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用交易代替教育,往往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我的所有的好,都是有理由的。

父母爱我,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不是因为“我是谁”。

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说过:

鲜有家长具备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应该只是一个礼物,是孩子不需要非常努力,便理应得到的礼物。

用交易绑架他的行为,限制他的情感,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安全感。

真正的教育,从不为爱设限。

只有拥有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自信地探索世界、发展自我。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形成思维惯性,越陷越深

很多父母并非不知道交易式教育的危害,但经常架不住孩子的撒泼耍横,于是,为了息事宁人,总是妥协。

孩子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妈妈说不行,孩子说不给看就不吃。

几个回合下来,妈妈惦记着孩子饿了,饭菜凉了,打扫卫生的时间到了等等,总是败下阵来。

久而久之,父母越来越容易妥协,而孩子也越来越得寸进尺。

心理学上有一种递增效应,如果最初我们对孩子妥协,那么孩子便会越发有恃无恐。

而这种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强。

直到孩子完全不在意我们的意见,甚至用情绪作为手段,攻击我们,逼迫我们。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社会与法频道曾播出过一期节目,10岁男孩小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上演了十几次“跳楼秀”。

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有时是因为做错事被父母批评,有时甚至只是因为和伙伴之间产生了小摩擦。

而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源于父亲对他的一次次纵容和妥协。

最开始,他不愿意去上学,爸爸就给他几元零花钱。

屡试不爽后,他直接告诉爸爸:“你不给我钱,我就不上学。”

爸爸没有制止他,反而一次次和他“交易”。

后来,母亲批评他时,他学会以自己的安全为筹码,换来母亲好言好语的哄劝和退让。

最后,他形成了惯性思维,将跳楼当做武器,用于回击一切让他感到不如意的人和事。

从最初的“小交易”,发展到后来的“视生命为儿戏”,他逐渐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路径,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怪孩子”。

这正是“交易式教育”最可怕的地方。

它让孩子初尝甜头后,禁不住诱惑一再尝试,直至越陷越深,不可收拾。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教育的本质,是形成规则意识

教育心理学上说,2-7岁的小孩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而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以“好处”为诱饵,促使孩子为了短期利益,完成某些行为。

而是应该正确地引导,让孩子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进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外部世界有正常而理性的认知。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制定了日常生活的7条家规,比如:自己能做的事,决不能麻烦别人;不要贪食;不要花费还不曾到手的钱等等。

孩子们在实践中,明确了自己要遵守的规则,进而形成习惯,逐渐内化为固定的行为模式。

美国的幼儿园也非常注重给孩子们树立规则,老师们会花很多时间,专门给孩学生讲解、示范行为规则。

大到不许打人、不许毁坏,小到洗手的方法、玩具的摆放等,都有一定的规则。

养育孩子的大忌,但每个父母都在做!

孩子们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规则的合理性。

也体会到违反规则的后果,自然而然对规则生出敬畏之心,从而懂得了行为的边界。

美国著名育儿专家斯波克博士曾说过:

如果你期待孩子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纪律,可以让你的期待成为一种可能。

纪律,即稳定的规则意识。

只有孩子们学会规则,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才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有底线的人!

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