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一些省份的大学里安装了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引起了很多人们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从早些年的谈性色变到现在的提供避孕药具,相关部门的做法虽然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但也反映出现在社会对性的话题不再遮遮掩掩,这也促进了大学生的性教育。
现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对性的话题讨论越来越多,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社团曾经组织的一次辩论赛有一个题目就是“避孕套自动贩售机应不应该进入大学校园”,引起了同学们广泛热烈的讨论。学校里每年也会举办防艾宣传活动,向广大同学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作为社会的有关部门和高校,对于性的话题不再回避,已经开始积极主动的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也促进了大学生性教育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在对待性的态度上也越来越开放。而开放的社会也让人们不再压抑性需求,婚前同居、一夜情、多性伴侣等现象也逐渐变多。而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接受力很强的群体,从紧张压抑的高中步入相对自由的大学后,更渴望释放自己和寻求自由。大学里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恋爱免不了有性爱,但是如何健康、安全、美妙、负责地体验性,很多大学生了解的却不多。性开放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匮乏的性知识和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后果。没有保护的性行为会传播淋病、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艾滋病的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中同性性行为群体中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更大。部分女学生在流产后,由于担心父母的责备,以及身体受到的损害,就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甚至有自杀行为,造成不可估量的创伤。
在之前参加一次培训学习时老师讲到一则咨询案例,一对博士夫妇结婚2年,却没有进行过一次和谐的性生活,可见他们对性知识的了解是如此的匮乏。之前还看到有新闻报道一对博士夫妇结婚许多年,丈夫却分不清妻子尿道和阴道的位置。书读了好多年,但却很少有人好好上过一堂性知识课。其实性行为就像穿衣吃饭,没什么可避讳的,但很多性教育都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的像其它课程一样深入长时间的展开。
针对目前我们的性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的性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方面,应从学校层面加强性教育。学校要开设性教育相关课程,将正确的性知识传递给学生。大学生性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大学生伦理教育与哲学教育上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们探讨爱情、婚姻、家庭的伦理问题和性的本质问题,培养树立良好的性道德。
第二方面,大学生自身要有强烈的性安全意识。大学生在婚前发生性行为,应采取避孕措施。如果发生意外怀孕,必须到正规医院就医。同性恋者更要珍爱自己,杜绝多性伴行为,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不发生性行为。如果感染了性病、艾滋病,要勇敢面对,并且及时去医院就诊,更要洁身自好,不要再去感染别人。
第三方面,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由于部分学生责任意识不强,在恋爱时只是一种游戏的心态,在出现问题时选择逃避,不仅使对方受到了伤害,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要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和爱情观。
第四方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排除与合理应对“性骚扰”。现在社会形形色色的“性骚扰”在我们身边悄悄地发生着,轻者给女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重者使许多女性受到极大的伤害。做为还未完全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在遇到“性骚扰”时,由于没有处理经验,十分害怕而使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自己更是受到了伤害。在应对“性骚扰”方面,要有理、有利、有节,区别不同情况,不卑不亢、刚柔并用,既要保护自己,也要对他人负责。当“性骚扰”发展成侵犯时,应当严厉地制止和反抗,避免严重的后果。
第五方面,性教育从小做起。从孩子上小学时就开始性教育,让他们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知道哪些私密部位是不允许别人触摸的;中学时让孩子及时了解月经、遗精等生理现象,引导孩子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大学时与孩子探讨恋爱、避孕等问题,培养婚姻和恋爱的责任感。家长们做好孩子们的思想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让所爱的人因为你的错误行为受到身心伤害。如果孩子意外怀孕或感染性病,家长们不要施加压力,应和孩子一起面对,以便早日恢复健康。
性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努力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还有全社会共同完成,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也要坦然应对。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获得更充足更阳光的情感。性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们学会珍爱和保护自己、尊重与理解他人。性教育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社会的前途未来。不管晚与不晚,大学生需要性教育。虽然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它的结果会让我们全社会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