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功能。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一名大学生,紧紧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无法适应当下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发展的,也经常会有人追问,大学生活到底该怎么过,很多人的印象中,觉得大学比中学轻松,课不多,没有作业,空余时间多,校园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但是这仅仅从客观情况来说,从主观来说,短短4年的大学生活,如何有意义的度过,是每个大学生应该自我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们决不能抱着无所为而不为,有所为而不想为的态度去面对大学生活,更不能把大学校园作为远离繁重的中学学习和复杂的社会的温床。个人认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里应该着重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独立生活能力。
众所周知,大部分学生初入大学校园,习惯了家庭生活和父母家人照顾的日子,即将要面临独立生活,不仅要面临新的生活环境,也要面临来自不同地方的室友,因此,无论是学习,日常生活,还是事情处理,更多的需要靠自己去完成,几乎再也没有父母的庇护或者类似中学班主任那种钉钉嘱托。上课形式的变化,教学老师的匆忙,辅导员也无法天天与学生见面。因此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和完成,吃饭,睡觉,洗衣服,包括独立的去花钱,自我照顾,内务的整理,遇到一些其他事情的自我处理,都是需要自己去完成,再也没有像在家庭那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因此,在校大学生要学会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自我管理,学习处理生活事务,学习如何消费,学习如何面对不同人群,学习自我学习,学习处理情绪等等。对于脱离中学学习和父母庇护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是首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第二,人际交往能力。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孤立的个体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下去,因此,作为大学生来说,人际关系的构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早在孩提时代简单的人际关系就开始搭建,但是这种关系只限于搭建而止于交往,在很多方式方法上并不成熟,更多是天然的一种心灵或兴趣相投,再加上学生时代本身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比较单一,而且身处的朋友圈范围比较窄。进入大学之后,不仅人际交往的地域范围扩大,而且交往的朋友群体成分也由单一变为复杂。大学学习生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许多学生要面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格,甚至是步入社会结识更多的社会群体,交往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同龄人以及校园内。大学时代是第一次有针对性有辨别性和系统性的与他人结交,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在校园内以及今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都是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同学不会与他人交往,甚至是同室友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更不要说与其他班级或者老师去建立人际关系。这里有个人性格特征的原因,比如内向,不爱说话;也有兴趣方面的原因,只是埋头于处理自己的事情,认识不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的是缺乏共享精神,大多数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部分学生本身就处于娇生惯养的生活环境,从小就缺乏分享精神,有时候显得自私,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重己轻他。
也有的同学不善交际和表达,交友情商不够,没有系统的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时常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总而言之。大学时代的人际交往,要首先重视人际交往,不能仅仅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次,要学会选择朋友,良禽择木而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再次,要适当的通过班级以及活动去结交不同的人群,锻炼自己与不同性格特征群体的交往;最后,加强理论学习,多看些人际交往书籍,例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总支要放开心态,锻炼人际交往语言和交友方式。
第三,自我学习能力。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大学与中学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中学阶段,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较少,而且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仅限于知识层面的学习。到了大学,知识层面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学习的空间也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学习的方式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只是占据一部分。在大学校园,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有课堂学习,可以有社会实践学习,可以有网络学习,可以有考证学习等等。不管学习的方式或者学习的空间如何变化,学习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面对如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基本每隔2到3年就会更新一次且速度在不断加快,如果不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渴望,很快就会被淘汰。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既能够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又能学习各种专业技能,诸如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学习英语和办公软件、考取各种证书等,这不仅充分利用了闲暇时间,而且在增强自我竞争力的同时塑造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只有在大学阶段有这个时间和信心去学习,我们的能力最终是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如何保持竞争力,学习是一项成本最低而且收获却很大的投资。而且等到步入社会,依然要去不断的学习,所以知识的学习是暂时的,但是学习的能力却是永恒的。如果没有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意识,时光可能就此荒废。
第四,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难得的能力,它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经历,去沉淀。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有从众心理。在勒庞的《乌合之众》中也对群体心理作了详细分析,在大环境下能够保持独立清醒的头脑和独善其身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难并不代表学不会。在大学校园,我们需要独自面对很多事情,我们的判断力也就在不同的事务当中进行训练。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知道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能要什么,这些只能通过自我的经历和自我的思考去获得。时常我们会看到很多同学,看别人去考研,他也准备考研,看别人都去找工作,他又想去找工作,但是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坚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很多问题其实我们自己要有这个判断力,比如上课玩手机,不听课,经常旷课逃课,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思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不能因为看到其他同学都在消磨时光,自己也就理所当然的觉得可以消磨时光,不能出现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的理论深渊,不能一件错事大家都做,就理所当然认为错就变成了对。不论作出什么目标,无论作出什么决定,在熟悉各方面信息之后,冷静思考,最终给一个自己期望的满意答案,尽人事,听天命,即使没有达到期望,也无怨无悔。
第五,心理平衡能力。
来到大学,大部分同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面对,独立生活,离开家庭的温润和父母的常伴左右,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一个人去面对,很多路需要一个人走,很多关需要一个人过。没有父母的耳提面命,也没有家人的文文耳语,更没有家庭温暖的时刻庇护。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以及一系列的未知,或好或坏,或轻或重。很多同学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不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从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庇护时间太长,形成了依赖心理,又因为遇到过许多没有遇到的事情,慌乱无措,不知该如何下手,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遇见,第一次面对,第一次需要自我去处理,处理不好,心理就会留下阴影,自我心理就会失衡,进一步影响自我的发展。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尤其是00后的大学生,应该尽快“断奶”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要知道每一个遇到的事都是正常发展的结果,不惹事也不怕事,事情来了要学会自我处理,自我平衡,自我面对。说白了就是要提高自我心理平衡能力,抗挫折的能力。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时有挫折,事事有挫折,没有谁的人生总是一帆风顺,往后的路需要一个人走,会遇见更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和人。相信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