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行为可对受害儿童造成不同程度身心伤害,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
敏锐观察、察觉霸凌者和遭霸凌儿童的特点与表现,是预防校园霸凌的一种警示。
霸凌者的特点
霸凌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打斗、辱骂、扇耳光、踢、戳、恶作剧、揪头发、冲撞、不当触摸、掐、推搡、威胁、偷和藏匿受害人物品、敲诈勒索、孤立、制造谣言、起外号、取笑和诋毁、猥亵、性语言挑逗、胁迫唆使做违心事情、利用网络骚扰谩骂威胁、网络传播等等…
美国最近一项对全国30多万名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具有霸凌行为的孩子有如下特点:
Ø 霸凌者似乎比受害者更容易交上朋友;
Ø 霸凌者的霸凌行为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Ø 霸凌者通常在道德意识上薄弱,对事物好以自我为中心做出判断;
Ø 受家庭暴力的青少年,更容易受负面同伴关系影响,更易有霸凌行为;
Ø 发育和行为障碍问题,如多动症、焦虑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霸凌行为;
Ø 缺乏同情心的学生容易霸凌或是参与团体霸凌;
Ø 经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
Ø 有经常参与打斗被投诉的同学;
Ø 经常欺负其他同学;
Ø 情绪不稳定,可能有暴怒和违拗行为;
Ø 可能有其他不良的学校行为表现;
Ø 可能有扬言“杀人”或是“想死”表现;
Ø 未接受预防霸凌教育的孩子,约有25%的会乐意“观看”或参与霸凌行为;
Ø 习惯霸凌者到了24岁时,约60%的人会犯事和被定罪;
Ø 积极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可有效降低霸凌的发生;
Ø 霸凌行为到了中学更加隐匿和复杂,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
遭霸凌儿童的特征
遭霸凌儿童通常身体偏弱小,更敏感、不开心、谨小慎微、焦虑不安、安静和退缩。他们在行为上更容易被同学形容为被动或顺从,即使受欺负也不太可能进行报复或是向老师投诉告状。
遭霸凌儿童的可疑迹象包括:
Ø 身上有无法解释的伤害;
Ø 怕报复而不愿说出打斗真相;
Ø 表现出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Ø 衣服、书包和学习用具丢失或毁坏;
Ø 饮食习惯的改变,零钱不见;
Ø 学习动机下降、成绩下滑明显;
Ø 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Ø 可能有自伤、自杀倾向;
Ø 过度自责和道歉;
Ø 突然的情绪爆发和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平时极少见;
Ø 逃避团体活动,不愿参加体育课;
Ø 过分羞怯,不愿回答老师提问。
预防及教育
从国内和国际预防校园霸凌措施来看,主流做法还是以预防为主,就是在霸凌行为发生之前予以控制和禁止。预防校园霸凌的关键主体包括学校、老师、校领导以及父母,也可有相关社团组织介入。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反霸凌计划及相关措施十分必要。
如我国2016年5月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将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霸凌进行专项治理。
实验证实,接受霸凌辨识教育训练确实能提升教师对校园霸凌的正确辨识度。
教师最常用的预防策略就是与施暴和受害双方进行沟通交流、调解冲突和寻求其他方面的帮助。校领导应把校园霸凌行为作为重点预防工作来抓,及时有效地对教师员工和学生进行反霸凌教育培训,以警示、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
组织学生和老师参与预防霸凌教育活动,包括:
Ø 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霸凌案例资料,教给孩子如何预防和应对霸凌;
Ø 通过学生和老师演讲、角色扮演,宣教如何制止霸凌行为;
Ø 在班级开展如何面临和应付霸凌的话题讨论;
Ø 可鼓励学生通过创意写作反对霸凌题材的故事或是诗歌,或以短剧形式教导旁观者如何提供帮助;
Ø 制作相关的艺术作品,例如关于尊重或霸凌行为的拼贴画;
Ø 通过课堂讨论如何建立和保持同伴关系。
惩戒措施:
Ø 情节轻微由学校开展批评教育,霸凌学生需书面道歉;
Ø 情节比较恶劣由学校会同派出所民警开展批评教育,霸凌学生需书面道歉;
Ø 屡教不改或情节恶劣,可考虑转送霸凌生到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Ø 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法,则除以上措施外,交由少年法庭处理,必要时移送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
对霸凌的误解:
Ø 霸凌是竞争的表现,也是学校教育失败的结果;
Ø 霸凌是霸道孩子自卑和不安全感的结果;
Ø 打斗欺侮只是孩子之间的游戏或是彼此戏弄;
Ø 只有男孩是霸凌和霸道的;
Ø 打斗是孩子们正常成长的一部分;
Ø 如果不过分在意,霸凌就会自动消失;
Ø 对付霸凌最好的方法是回敬与报复,以牙还牙;
Ø 遭霸凌的孩子有自我修复调节能力;
Ø 被欺负也是人生必修课;
Ø 学校霸凌只发生在小学、中学阶段,大学不存在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