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一个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因为一切基础都在这里奠定。
当然,作为父母,谁都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却经常由于不注重方式方式而事与愿违。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那么靠谱的父母。
今天我们分享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6个“不要”,助力你尽好父母的责任,为孩子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不要遇事就说教
一个家庭如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孩子就不知道要听谁的,就会很痛苦。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有一致的看法。
而且聪明的父母知道,教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说教,说教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最好将一些问题、讲一些道理透过聊天的方式告诉孩子,孩子在旁边听了就会吸取经验,这就是“儿童本位教育”。
比如在吃饭的时候,爸爸说,我以后要少吃一点,因为吃多了消化不良。妈妈说,对呀,我现在煮菜也不敢放太多盐,因为太咸对身体不好。
爸妈这话当然是说给孩子听的,而且他也听得懂。这种方法事半功倍。
2.不要奖罚不明
孩子做对了事情,一定要给他奖励;孩子做错了的事情,绝对不能轻易放过。这是不能改变的教育原则。
有些父母,孩子做错了事情说不定还给他奖励,孩子做对的时候,却给他难看,把因果关系整个扭曲,孩子就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一点,孩子做得好,不要公开奖励,怎样做呢?
父亲透过母亲,母亲透过父亲跟他讲出来。
比如妈妈跟孩子说:“你这次考的比上次好,爸爸很开心,不要看爸爸表面上无所谓,实际上他很关心你。”
孩子就感受到了,但是爸爸没有讲话。彼此交换去讲,孩子很容易听进心里去,这种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孩子长大。
3.不要动辄打骂
父母责骂小孩只能有一个目的,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再引导他把不好的习惯改掉。
而且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言语,不可以生气了就口不择言。
有些父母一旦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就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情都做不好”之类的话。
甚至有些父母一旦听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动辄乱加打骂,这都是非常糟糕的行为,还会养成孩子自卑、胆小怕事的不良心理。
作为父母,难道你就没有责任吗?你应该帮他改正,让他知道错在哪里,下次不再做错就好了。
所以,父母要客观冷静,很明确地把事情搞清楚之后,再做处理,这样才不会伤害亲子感情,才能帮助子女不断进步。
4.不要喜怒无常
做父母的要明白,子女不是你的出气桶,也不是你的开心果。
你不能高兴了就捧他,不高兴了就给他难看。
父母作为过来人,任何事尽量都要温和而坚定,切忌喜怒无常。
如果喜怒无常,对孩子的态度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情绪发泄,那就太不应该了。
如果你真的生气,最好的办法是暂时出去一下,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回来就没事了。
当然,孩子有时候也有情绪,需要发泄,他想哭,让他哭就好了,不能禁止他哭。发泄了也就没事了,否则越是压抑他,结果越是适得其反。
5.不要口无遮拦
很多父母经常出于逗孩子的目的,跟他开玩笑,把他当做玩偶,经常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说,后果是很糟糕的。
“像你这么没有出息”,就是开玩笑的话,孩子会当真的。
他分不清楚什么是开玩笑,受到你的暗示,就会接受,真的当真了。
“我看你将来当工人算了”,他就会接受你的暗示,然后真的去做工人了。
这并不是说工人不好,只是说你没有权利去摆布他的命运。
甚至有些父母给孩子化妆,让他穿得奇形怪状,逗别人笑,都是很不对的。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人都是有自尊的,不容许别人随便侵犯,孩子也是一样。
6.不要把孩子当做圆梦的材料
有些父母,自己的梦想实现不了,就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把他当成做梦的材料。
“妈妈这辈子很可惜没当成画家,你要好好给我学画”,这不是强人所难吗?除非他有兴趣和天赋,否则越勉强,他就越苦恼。
父母可以做父母的梦,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没完成的事情寄托在孩子身上。
因为他是他,你是你,你可以自主,他也要自主。记住,子女是父母所生,不是父母所有。
父母对子女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支配权。孩子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子女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梦想,他的梦不一定是你的梦,不要勉强,否则徒劳无功。
身教的效果远远大于言教。孩子从小就看着父母,他会模仿父母,会把父母当榜样,父母再怎么教都没用。
因此,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言传身教,做好子女的榜样。
再加上一家人有共同的看法,有共同的步调,家和万事成,这才是最正当的家庭教育,也才能成就最美满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