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怎样才能避免过度焦虑?

条评论

怎样才能避免过度焦虑?

如果说到全世界最辛苦的家长大多位于哪个国家,相信很多人都会把这一票投给中国。确实中国的家长为了孩子操碎了心,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发展,作为家长似乎都难以安心,他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焦虑,当然关注点都是在孩子身上。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面对焦虑,我们该如何"自救"?

上小学三年级的朵朵在周六的晚上正奋笔疾书,写着各类作业,忽然她放下了手中的笔,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孩子真辛苦!一旁的妈妈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脱口而出: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朵朵开始向妈妈抱怨,每天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有妈妈给她买的习题和试卷要做,就连到了周末都没有时间休息。周六早上要补作文,下午要学画画,晚上要跳舞,周日早上补英语,下午学弹钢琴,晚上练书法,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听了孩子这么说,妈妈若有所思,可是很快就告诉朵朵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如果你不学,那么就会落后于他人。甚至最后妈妈还补充了一句,我在考虑周三晚上要不要帮你再加一个辅导班,数学也不能落下。

虽然是心平气和的一段对话,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朵朵妈妈的焦虑,这种焦虑其实在我国很多家长的身上都有所体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面对焦虑,我们该如何"自救"?

据《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长整体上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超半数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和未来感到焦虑;75%的家长已开始为孩子的教育"未雨绸缪"。

这时我们要接触一个名词:身份焦虑

正是因为家长不同的身份,所以他们才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焦虑。只是让所有人有些诧异的是,那些真正焦虑孩子未来的家长,往往以中产阶级为多,他们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焦虑溢于言表。

《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这些是前段时间火遍朋友圈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共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共同的现象,是因为这些家长都有着一样的思维模式,穷人思维。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面对焦虑,我们该如何"自救"?

穷人思维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目光短浅,他们会因为过于焦虑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无形之中自然给孩子制造了很大的压力。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优秀,希望孩子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可是唯独忘了站在孩子的立场真正考虑他们的感受。

在《心理学原理》中写道:

"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于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

剖析本质,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爱,才是人们真正的追求,也是父母对孩子最普遍的体现。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面对焦虑,我们该如何"自救"?

怎样才能避免过度焦虑?

1、学会放松

一个人在焦虑的情况下,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非常疲乏,所以想要缓解精神上的焦虑,不妨先从学会放松自己做起。英国精神病专家埃德蒙·雅各布森曾说过:"身体放松的时候,精神是不会焦虑的。"

运动是最好的放松方法,每天抽取固定的时间进行身体上的运动,比如瑜伽、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调整自己的呼吸,也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的情绪,人们不妨尝试腹式呼吸,这是和我们正常呼吸相反的一种状态,能有效的让人们感到轻松。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面对焦虑,我们该如何"自救"?

2、转换思维方式

很多家长之所以会出现焦虑感,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出现了根本的错误,虽然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但是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孩子当然要好好学习,但不要过于强调这是唯一的出路。

家长应该尝试用符合当下现实的方法,去替代之前错误的思维,把之前笃定的语气转变为个人的看法,同时要不停的追问自己,自己的这些焦虑是否有出现的可能性,几率又会有多大,如果真的发生,是不是一点应对的方法都没有?

3、简化生活

人们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有了80平的房子想住100平的房子,有了10万的车想开20万的车,这些物质上的追求只会让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从而焦虑感越来越强,当自己无法达到的时候,甚至焦虑会变成抑郁。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面对焦虑,我们该如何"自救"?

这时不妨尝试着把对物质生活的关注进行适度简化,多花一点心思在自己和孩子的精神生活层面。抽空陪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一起体验生活,这样幸福感自然会更强,孩子的压力也会有所缓解,而家长自身的焦虑更会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