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网友说:
“我小时候家里的大人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堂妹还小,你要让着她点。”
“我堂妹干什么都是对的。我堂妹说话是聪明,不说话是文静,接受礼物是跟人亲,不接受礼物是懂事。”
所以那个时候她跟堂姐的选择就是,她们俩个一起孤立妹妹。
小孩子无法在体力上与大人相抗衡,那么对于这种不公正的行为,只能采取“沉默”的抗争。
而家长自以为的“谦虚”教育,最后却换回了原本亲昵姐妹之间的分崩离析。这难道不是与家长最初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么?
“三字经”应该可以说是中国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其中字字珠玑,都是教人向善。
而那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更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的名言名句。
可谁知道,这至理名言、育儿金句竟然是一个被曲解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原文: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大概意思就是:孔融让梨,并不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一个流传千年“道德标兵”的名头。而是他觉得自己吃这么大的梨,就够了。大了也吃不了,挺浪费的。
多朴实的孩子,多环保的想法。不知道为什么流传至今就被曲解成了,
这杯牛奶弟弟喜欢喝,你要学会谦让,让弟弟喝吧!
这个苹果姐姐喜欢吃,你要学会尊重姐姐,让姐姐吃吧!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们自身的利益又有谁来保障呢?这种不公正的“谦让”的本质,其实是牺牲孩子的利益,来换取大人的好名声。这难道不是在潜移默化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个伪君子么?
如果长久的这样教育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学会谦让,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后果
第一、孩子不再相信父母能给予他们保护
当孩子三番五次被父母要求,自己违背自己的内心,做出让利行为的时候。不管是被要求把最爱的洋娃娃送给妹妹;还是被要求挨弟弟打时不能反抗。
他都会陷入对父母深深的失望中。弱小的孩子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的父母,可此时此刻让他们虚伪着“谦虚”的也是自己的父母。
当孩子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孩子会丧失对父母的信任感,变成一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惊弓之鸟。
第二、形成讨好型人格
所谓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老好人,学名叫做 “取悦症” 。
其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绝对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教育。
当一个孩子因为违背自己内心,牺牲利益表现出了大人喜欢的模样,而获得夸奖时。他就会形成一种“只要我让着别人,就会得到赞美”的思维惯性。
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取悦别人来完成自身的价值,而这终将成为他痛苦的来源,成为永远禁锢孩子的枷锁。
第三、青春期时的反抗会呈井喷式爆发
弹簧原理:压迫越重,反抗越强
幼儿时期的乖孩子,在青春期时突然性情大变。是因为这么多年他终于积蓄了足够的怨念。曾经因为体力上的悬殊,孩子迫于大人的“施压”,做出表面样子。
当到了青春期,孩子的体力,智力,情感都迅猛发展。他终于有能力呐喊出自己的想法,翻身做主人。
所以,当父母再以他反感的方式去教育他,得到的绝对是这么多年来积蓄的不满,愤怒等所有负面情绪井喷式的爆发。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挽回孩子受伤的心灵,并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的“谦让”呢?
△分辨是非
教会孩子分辨是非,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用因为对方年纪小,而出卖自己的利益。
△遵循内心
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可以主动分享,但是不能被裹挟着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洋娃娃,可以让给妹妹玩,但是前提是我愿意,而不是因为妹妹小。
△寻求帮助
当遇到自己利益被侵害时,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例如,父母,老师。当遇见不公正待遇时,要勇于反抗,说出自己的诉求。
其实,想让孩子学会真正意义上的谦让,家长要先学习什么是真正的谦让。
何谓谦让?强者自谦而让于弱者。
通俗一点说,就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去“让”,没有内驱力的谦让,说白了,就是他妈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