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来快。经济的强大驱动力不断加速着社会机器的运转速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驱功近利似乎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常态。
我们每天都在想的问题:如何让利益最大化。
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如何赚更多的钱。
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成了所有人的座右铭。要想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经济基础成了所有人奋斗的目标。
渐渐地,我们的急功近利也逐渐的渗透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速度要快,效率要高,目标要准确。
这似乎已经成为所有父母的教育理想。
正值孩子们的暑假,也正是温度最高的时候。可当你走上街头,你才会发现,没有哪个父母贪恋房间里的冷风,他们三五成群七八成队,目光如炬的游走在各大兴趣班、辅导班的报名摊位前。
他们不热么?怎么可能,他们比谁都热。除了热烈的天气,他们还有一颗热烈的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孩子落下,不能让孩子拖后腿……
不能,我们的孩子什么都不能。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的急功近利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1. 与年龄不相符的压力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可这句话并不适合孩子,尤其是小学之前的孩子。天真烂漫的年纪,尽情玩耍享受童年的使节,为什么要给他压力?
没出生之前,就开始接受胎教。一出生各种营养师、育儿师,刚到一岁家长们就在想要不要帮孩子拉拉筋?说不定是个练体操的苗子呢。
孩子也很无助啊,即便只有一岁,父母们也总是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好,以后会被人笑话的。不能这样,长大了没出息……
孩子的童年,除了父母们要求下的“成长压力”还有多少快乐可言?
当孩子的童年没有了快乐,只剩下压力,孩子对成长还有多少兴趣?
2. 孩子成了父母梦想的“继承者”
问过很多父母,为什么这么严格的要求孩子?父母的回答往往是:我们是过来人,小的时候光顾着玩了,不然早就考上清华了。我们已经毁了自己,当然不能在毁掉孩子了。
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多数的孩子已经成了父母梦想的继承者。
妈妈没有考上大学遗憾终生,你可千万不能走妈妈的老路啊。
爸爸当年再努努力就能上清华,你要引以为戒。
妈妈小时候没学钢琴,一辈子都后悔,妈妈可不想让你也后悔。
……
孩子:在你们眼里我的价值就是帮你们实现梦想?
正式因为父母们的急功近利,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被迫卷入更快的节奏。然而,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快节奏的教育,除了给孩子带来压力,除了让孩子失去自我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在哪些教育问题上,我们需要慢下来呢?
1. 成长要慢
如果小树一天就长高了,它一定经不起风雨。我们一直看重的成长效率就跟小树一样,追求速度,孩子就会长成一颗空心树,表面强大却掩饰不了内心的空虚。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实内心,没有足够的营养强壮骨骼强壮思维,孩子的成长只会“外强中干”。
别纠结孩子总是长不大了,他才两岁!
别再说孩子不懂事了,在他这个年龄,懂事的孩子才是可怕的。
试想,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就知道通过迎合别人、赞美别人获得别人的“施舍”,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啊。
2. 解决问题慢下来
孩子犯错了,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急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犯错当然就是能力上的不足,这是所有急功近利的父母们无法接受的:我的孩子怎么能犯错呢?!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解决问题一定要慢,这可以表现出两种积极意义:
第一:过程的慢会让孩子领悟更多“犯错原因”
解决孩子犯错的问题就是要抓住孩子的犯错原因,急于解决问题,孩子对于“犯错原因”的理解就必然不够充分。不能很好的把握犯错原因,重复犯错就成了必然。
第二:慢下来,会让孩子建立更多思维逻辑。
在缓慢的过程中,孩子会在“犯错——改错”“对——错”“赞美——批评”等等的行为中建立更丰富的逻辑关系。
找到这些逻辑关系,孩子的是非观念就会更加清晰,对错的界限也就更加明了,主动改错就会成为一种心理习惯。
你是希望被动的帮孩子改错,还是希望孩子主动改错?
3. 关于选择,慢下来
两岁的孩子该不该接受体操训练?
孩子四岁了,是不是要报兴趣班了?该学什么呢?
什么技能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什么能力对孩子的未来最重要?
通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回复家长:去问你的孩子。
关于选择,父母其实只是一个参考项,是一个提意见的旁观者,孩子才是主体,才是决定自己选择的核心。
两岁的孩子或许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只想玩。
三岁四岁,孩子想要的其实已经很明显。他喜欢画画就是喜欢,不喜欢钢琴就是不喜欢,你再怎么纠结再怎么强词夺理,都无法改变。
不要急于给孩子做出选择,慢下来,观察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你才能给孩子想要的。
不管你的心情多么急切,成长本来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天就能懂事,一天就能长大,这只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也不要用成年人的急功近利去要求孩子,这或许是对孩子的最大尊重、最大的观海。
其实很简单:对待孩子,就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