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关爱之心呵护孩子

条评论

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关爱之心呵护孩子

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日前甫一播出,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个中原因,不仅是该片揭示了早已存在却不被许多人所知的阅读障碍症,还在于其很好回答了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面对孩子的不完美、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等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

正如媒体所指出的,《我不是笨小孩》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阅读障碍儿童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爱的启示录。片中三个孩子的父母的行动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生动阐释了爱和接纳是最好的解药。的确,现实中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完美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抑或某些心理或生理层面的问题。一味想着造就完美小孩或超级学霸,显然不切实际,本质上也并不符合教育规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孩子也变得不爱学、不开心、不幸福。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预设一个完美小孩,更不能先入为主地给孩子贴标签,动辄予以道德评判。身为教育者,应该把孩子看作成长中的个体、需要关爱的对象,要看到孩子的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各富潜质,接纳他们的不完美,与之一起面对种种现实问题,共同战胜生活中的障碍,不断拓展能力边界,提升自我价值感、成就感,这才是教育之道,也终将像纪录片中校校、群晓、若汐三个家庭一样,穿越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收获成长的喜悦。

教育,既有教更有育,在幼年期、童年期,育比教更重要。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关爱之心呵护孩子,往往能给予幼小的心灵以持久的成长动力。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找到方法,充满信心,心有梦想,勇敢前行,以奋斗为乐,以奉献为荣。对此,需要包括父母与教师在内的教育者勤于反思、虚心学习、读懂教育,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育。

这个懂教育,首先是懂儿童心理学,即知晓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当孩子出现某些不寻常的行为,应多从生理或心理方面找原因,以科学的方式探寻问题所在,以找到打开童心的钥匙,而不是动辄拿出道德的律尺来惩戒孩子,以懒、坏、笨、不听话等评价孩子。例如,有的婴儿撕书不是单纯生气搞破坏,而是以为书上的东西是实物;有的幼儿到一个陌生地方不愿走路,要妈妈抱,不是懒,而是没有适应环境,缺乏安全感;有的儿童扔掉被别人吃了一口的香肠,或看到玩具损坏而大哭,不是不懂事,而是因为喜欢的东西失去了完美感。知道了诸多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教育者才有可能找到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其次是懂教育学。只懂儿童心理学还不足够,还要知道如何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施教,教育由此才能变成一门艺术。那些优秀的教育者往往知道对什么孩子说什么话,知道说话的时机与尺度。掌握了教育的方法,控制了教育的快慢,知道以何种方式点拨,便有了春风化雨、立德树人之效。例如,幼儿时期是孩子的阅读关键期,此时多下力气做好亲子共读,孩子自然会对阅读产生兴趣,由此爱上探究各种事物;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时需要教育者引导孩子认真听讲、按时专注完成作业,多与伙伴交流互助学习,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学业不佳也好,社交障碍也好,都不是过不去的坎儿,唯有抱持爱与接纳的态度,有爱心有耐心,多鼓励多支持,才有望帮助孩子实现蜕变,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孩子是需要呵护的个体,也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大书。每位教育者都不是天生就会当父母、当老师,需要不断自省、改进,就像片中若汐的妈妈一样,从焦虑、无助慢慢走向温柔、坚定,从痛苦、彷徨逐渐转向相信自己、鼓励孩子,为其一点点进步而欢喜,为其每一天的成长而欣慰。假以时日,孩子自会受益于此,用看得见的成长回报这份伟大的恩情。

无论何时,教育者都不能单一拿成绩来衡量孩子,要相信爱的力量,相信时间对童年的涵养、对孩子的塑造。静待花开貌似一句漂亮话,至今依然有教育深意。毕竟教育从来不是速成的,也不能附有太多功利因素。把教育作为圆梦之旅,作为彼此关照的契机,困境中的孩子会穿越黑暗、破茧成蝶,我们也会重新审视教育,为生命注入别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