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方向 落实落细立德树人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立德树人目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县教育局党委,理清基层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重新设立党总支14个、党支部59个(其中直属党支部19个),所有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都实行了校长、书记一肩挑,学校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基本实现交叉任职,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制定负面清单,明确教育领域五项防范化解重点任务和八个重大风险点,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实施“党建领航+红烛先锋”项目,加强中小学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思源实验学校党支部和中关中教党支部成为安庆市示范点。
实施“五育并举”,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进学校讲思政课常态机制,推进“八个相统一”思想政治课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岳西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广泛组织红色研学旅行,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思政教育品牌。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岳西县新时代体、美、劳和心理健康四项教育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思想政治课建设、劳动教育、美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立体、综合推进素质教育。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丰富运动项目和阳光体育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七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五所。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美育实施体系,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田头中心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好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项目。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程学东上党课
优化保障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累计新建幼儿园19所、改扩建幼儿园21所,建筑面积达2.9737万平方米,“一乡镇一中心园”目标基本实现。2020年,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2.64%,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76.67%,均高于国家和省平均水平。连续开展四期幼儿园分类评估,共认定市级一类园2所、县级一类园22所、二类园4所,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条件显著改善。投入资金1.7513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工程项目327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6.322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6.1万平方米,校园网络、班级多媒体、学校视频监控、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学校保暖设施等实现全覆盖,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部达标。科学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有序撤并农村教学点163个,全面消除“一生一师”教学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城区学校有规模、有质量,乡村小而美、小而优的城乡教育科学布局基本形成。
普通高中质量稳步提升。实施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岳西中学整体迁建项目开工,汤池中学校园扩建项目有序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聚焦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强高中课堂教学专题研究,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应用,广泛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1.0247万名学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校进一步深造,其中本科批次5336人、一本批次1635人,10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完成全部项目11个,其中4个获“优秀”等次。积极融入长三角,主动借鉴成功办学经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别山科技学校被认定为省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次承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部分赛事,五年来累计获全国技能大赛奖项8个、省级奖项79个。对口高考本科录取580人,录取人数始终位居省、市前列。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所开设的11个专业中对接本地产业的专业高达9个,五年来累计培养技术技能型合格毕业生4935人,就业率达98%以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特殊教育服务水平提高。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面向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开展接受教育评估认定。对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用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为主体,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方式,就近安排接受义务教育。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培训,为重度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全面落实在校就读残儿6000元/生·年公用经费标准补助,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县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帮助1312人完成成人学历教育。大别山科技学校定期开展劳动力人口就业技能、就业创业、岗位提升等培训,累计达一万人次以上。以县老年大学为主载体,老年教育涵盖全县24个乡(镇),常年开设诗词、书法等14个专业70个班次,累计参加学习1.5万人次以上。
实验小学身穿汉服的学生举行活动
精准施策 教育公平更加彰显
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健全、落实劝返、登记、报告等制度,加强联控联保,采取“人盯人”办法,开展学籍、户籍、扶贫系统三方数据比对,修正疑似失学信息24人,完善控辍保学比对信息605人,确保“一生一籍”、人籍一致。统筹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入学,对重点人群采取“一人一案”重点帮扶关爱。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控辍保学经验在全省交流。
民生工程惠及百姓。严格落实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对标落实幼儿园、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足额按时拨付到位。强化信息比对,实现精准资助,确保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学段全覆盖,标准最高档,对象无遗漏,项目可叠加,结果全告知”,五年来累计资助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9291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2579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绩效评价连续五年蝉联安庆市第一,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学生食堂供餐率均达100%。
智慧教育全面推进。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五年来累计采购计算机3300台、激光投影机689台,装备多媒体教室985间、“在线课堂”主讲教室73间、接受教室159间、视频会议室1个,建设录播教室5个,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100% 。完成36所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和60个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实现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印发《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统一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投资3483万元,新增中小学学位2400个,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定向培养乡村教师219人,招聘补充中小学教师801人(含特岗教师249人),全部安排到乡村学校。新建、改建教师宿舍306套,全面落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向偏远地区倾斜,最高补助标准达1600元/月。大力推进文化立校,持续开展特色学校创建,五年来,共创建各级各类特色学校26所。全县初中、小学基本均衡差异系数分别为0.384、0.312,实现逐年优化。
守正创新 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招生入学工作机制,落实学前教育“相对就近入园”、小学“划片招生”、初中“对口直升”,高中“按计划招生录取”“省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等入学政策。修订、完善中考实施办法,推行以中考成绩、学科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实现阳光招生。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建立教师评价、培训、培养、用人、激励“五大机制”,扎实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有序实施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开展“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师德师风建设,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加强优秀教师和工作典型宣传,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努力培养造就一流教师队伍。五年来累计交流轮岗干部、教师1255人次,颁发乡村从教20年、30年荣誉证书2300份,培养、评定省级首席教师4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95人,省级先进个人5人,2名教师分别获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推进办学模式改革。深入实施集团(联合体)办学改革,发挥优质资源引领、辐射作用,组建学前教育集团四个、中小学教育集团2个,城乡教育联合体九个。积极构建结对帮扶网络体系,全县共组成4个教学片区、13个帮扶对子、29个不同形式的县内外结对联盟,覆盖各学段。
推进新时代教研工作、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教研机构,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和校本教研,连续16年推行乡镇片区教研模式,坚持每学期分片区举行一次教研会,有效深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打造高效优质课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不断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54名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教育质量和教育热点、难点的评估监测。
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和修订学校章程,建立起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