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在“立德树人”、“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公平”、“在线教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不仅对未来五年中国教育发展确立下新的目标,更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前,从事多年教育研究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洪先生在接受《人民中国》记者采访时,就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及相关内容,做出了以下分析与解读。
中国教育改革迎来关键时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文件,密集程度应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种场合,通过不同角度,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其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我们国家现有教育体系的整体状态来讲,我认为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教育的“量”已得到较好发展,但“质”还有待提高。换言之,我国教育质量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因此党和国家提出这样一个战略。
另一方面是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近年来,华为等民族企业在海外受到多方打压,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真正要去扛起这面大旗的,正是现在的年轻人。因此,当下可谓是我国狠抓教育质量的关键时刻。我认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恰逢其时的。
立德树人不是简单的喊口号
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这不仅仅是通过喊口号便能实现的。立德树人,是要求我们教师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去实现的。
举例来说,现在我们提倡课程思政,有的老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一堂课开始后的三分钟演讲内。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真正要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通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在师生间的不断互动、试错、反馈和修正中来实现。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到要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让更多的高校教师、有关领导及行政管理部门认识到紧跟时代,转变固有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要有动力、有兴趣、有方法去尝试改变。
教育中的“顽瘴痼疾”亟需解决
要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具体落实的问题。我从2000年开始参与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研制。所谓的课程标准是对于课程如何开展,教材如何编写,考试和评价如何组织和实施,提出一些国家层面的标准。前两年,国家出台了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各专业也在之后相继出台自己的教学指南。但我们发现,国家的标准和各专业的教学指南,往往存在对接不上的部分。如果教育系统内部无法做到协调和统一,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一系列要求将难以在一线落实。
其次,社会上各种课外班和学校教育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导致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层层加码,使学生处在一种书山题海的状态。此外,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经历的是以应对考试为主的刷题练习。习惯了应试教育,一些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以培养思维、培养能力、培养素质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就阻碍了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型。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家长和学生,不太容易接受较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会给尝试教育创新的老师打低分,甚至向学校教学部门投诉。如果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也还没有领会和贯彻国家所倡导的精神,他们会批评或处理这样的老师,导致一些老师不敢去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真正面临中考、高考等考核时,还是以成绩为主要衡量方式。甚至包括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也是和所谓的业绩挂钩。现在,中央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头衔论的“顽瘴痼疾”。但实际落实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要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