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加快在线教育立法确保有法可依

条评论

加快在线教育立法确保有法可依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划了重点,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历来是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在线教育立法确保有法可依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04亿增长到2020年的4.23亿。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主委李心注意到一组数据,教育部2020年年中对9省份14532人的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仅半年时间,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增加了8.2%,高中生增加了3.8%。

“要警惕在线教育发展加重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危机。”李心发现,有些在线教育机构将盈利模式建立在让孩子尽可能长时间地使用在线教育平台上,一些在线教育课程时间偏长,有的小学低年级课程单节长达90至120分钟。

对此,李心建议对中小学在线教育课程单节时长进行限定,并采取强制黑屏、退出等方式让学生放下电子设备。

此外,李心发现,一些商业性在线教育机构想方设法向学校渗透,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李心建议,由教育部出台专门文件,规范学校推介在线教育平台的行为。明令禁止学校、教师以任何方式向家长、学生推荐商业性在线教育平台及产品,更不能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与在线教育平台挂钩、捆绑,不得要求学生在在线教育平台完成学校作业。同时要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学生节制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全面推行学生注册在线教育平台实名制,在线教育平台软件均应有多端口家长控制功能,并设置爱眼护眼提醒、超时强制退出等机制。

同样关注在线教育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工商学院院长牛三平。针对当前在线教育领域出现的虚假宣传、师资造假、退费维权难等乱象,牛三平建议对在线教育立法,确保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关于在线教育监管,相关部门已出台一些政策,但牛三平梳理后发现,这些政策存在覆盖面不完全、政策不成体系、多部门联合执法时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

牛三平认为,在线教育立法可明确准入资质审查门槛,明确在线教育产品的资质和准入条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对市场及监管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令其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明确消费者维权保护,确保出现争议可以得到合理有效解决。

推进偏远乡村教育条件改善升级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但却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入园率。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国家应制定规划,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城乡分阶段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一直关注偏远乡村的学前教育情况,他认为构建公平的教育体系,教育扶贫是关键。

2018年,蓝光控股集团在四川省凉山州开展了“一村一幼”学前教育援助行动,杨铿发现实践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今年,他带来了关于补齐偏远乡村学前教育短板,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提出在继续加大政策力度的同时,深耕薄弱环节,推进偏远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改善升级,加大学前教育数字化投入,加快师资培养,实施“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增量提质计划”,大力发展幼教辅导员队伍。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感触颇深。他今年带来的建议之一,正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做好劳动教育。

“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新时代赋予了‘全面发展的人’新的内涵。”王中立指出,去年以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说得多,做得少;标签多,深入少;校内多,校外少”的问题。

“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实施。”王中立建议,学校应创新劳动育人方式,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同时,探索家庭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如将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此外,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政策,对劳动教育基地标准、设施设备、专项经费、课程、师资等加以明确和规范引导。

去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都为体育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建议将中考的体育测试由一次增加至三次,初中每学年末测试一次,中考体育成绩由三次成绩相加得出,高考也参照中考办法增加体育测试。

当前,学业时间挤压运动时间成为很多学校的“通行做法”,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崔海霞建议将学生体育水平纳入各层级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将学生体育工作纳入年度教育重点工作及对学校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了解到,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体育课,这些课时仅能满足最基础的体育教学,他建议增加小学体育课课时至每周5课时,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运动时间,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应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朱鼎健建议中小学体育课采用分级授课的模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能、体质和特长状况,分为不同的体育级别,跨班级甚至跨年级上课,而无须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按班上课方式,把统一化的体育课堂转变成有趣多元、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兴趣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