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举

条评论

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举

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举。今年的两会,关于教书育人的提案建议就非常多,我们先来看一看:为弘扬国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宋华平提出了把中小学书法课纳入考试范围的建议;许进委员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认为目前网络游戏相关规范虽已制定,但并未落到实处,需要通过立法加强对游戏公司的管理力度,并通过司法判决倒逼游戏公司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张永梅针对校外培训的乱象,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治理校外学生培训机构效能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建议取消1至3年级任何形式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同时,应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全国人大代表邵志豪提出,学校应统筹家庭作业时长……

在当前教育界存在乱象引发全社会广泛热议和吐槽的当下,这些提案建议无疑给教育界的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也讲出了众多学生家庭的心声与期待。

现在许多学校和教师把自己本应具有的天职推给家长去做,引起广大学生家长的反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许多学校还将本应该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和所需解决的教学疑难,一股脑推给社会上的商业教育机构,在掏空家长腰包、催肥了商业化教育机构的同时,也与国家和主管部门唱反调,令我国免费义务教育的意义价值“缩水”,这是国家和社会都不能接受的。

如今的中小学校,教学的意味已经越来越淡,而托管班的意味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都被学校甩给家长,动辄就让学生到校外上补习班或网课。学校本应具有的教育功能不断丧失,如学校的主业教育职能,正在向各个家庭和网络迁移,而以往教育事业的崇高的社会认知,也在被教育行业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一点点磨损掉。教育商业化和教育行业中所存在的价值观严重扭曲现象的普遍存在,势必将让中国的基础教育空心化。

基本不再有文盲的中国是从文盲占绝大多数的旧社会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力发展各级教育,而且基本上是公益性的,家庭只是象征性地支出非常少的一次性教学费用。这个刚从积贫积弱走向新生的国家,将小学覆盖到了村,中学覆盖到了乡,重点中学设到了区县,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各级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是当仁不让的中国教育最主要的依靠力量。众所周知,新中国建国初期家长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且奔走繁忙建设国家, 就连高级知识分子也很少辅导自己的孩子。这种情况下,中国从一个文盲社会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具人才优势和发展实力的国家之一,毫无疑问靠的就是学校,而教育工作者则是最大的功臣。然而当教育逐渐走向商业化,教育的味道大变,令高尚的教育形象折损不少。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屡屡对教育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人民群众和有识之士也对“教育向钱看”诟病甚多。

中国的教育乱象不终结,以家庭为单位和线上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自然而然地将成为我国基础人才培养的主力平台,逐步取代教学功能不断弱化的中小学,那么社会每年对中小学校的大规模投入还有必要持续吗?既然超大规模的投入没有换来教育事业的进步,也没有提升学生和家长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那么教育的改革不妨以降低对中小学整体投入,解散一大批教学功能弱化的学校,辞退不负责任、差评多的教师(如启动学校和教师的末位淘汰机制),同时激励学校完善各项教学职能,鼓励勇挑教学重担的先进教师等等为抓手。此外,国家还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教育经费投入补贴给每个适龄儿童家庭,作为专项教育基金,如此对于革除中国教育的积弊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