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为团员青年规划好“人生三部曲”

条评论

为团员青年规划好“人生三部曲”

团员青年如何奏响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在江苏海安市,一套制度化机制已经形成。

  严把计划关,着力解决“推多少合适”问题

  首先市级层面定比例。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团海安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海安市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镇街、市直属团组织根据同级党组织年度党员发展指标确定年度“推优”工作计划。

  基层执行重实际。各基层团组织在党的组织部门指导下,对照党员发展计划和“推优”比例要求,按照“成熟一个推荐一个”的原则,党团组织分领域分行业分类别共同研究确定具体推优计划指标。具体实施中,注重基层团组织“对标定级”“双述双评”等工作的结果运用,对五星级团组织推优计划上浮10%,后进团组织推优计划下调不少于20%,体现出激励和约束。

  严把标准关,着力解决“推什么人够格”的问题

  团海安市委认真落实团中央下发的团员先进性评价指导大纲和共青团激励机制指导大纲的要求,结合海安不同领域团员青年的实际,制定下发《海安市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体系》,围绕理想信念、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纪律意识、精神状态、作用发挥等,设立团员政治学习、工作业绩、社会贡献、德行操守四大方面12项具体指标,并明确具体的赋分和扣分细则,实现团员先进性评价与“推优”积分无缝衔接。

  针对有意愿入党团员青年的现实表现,探索实施“三个一”评价机制:“一人一档案”,记录培养教育全过程,做到有据可查;“一季一赋分”,团支部每季度对团员的登记积分和申报积分进行核实初评,支部团员大会通报支委会初评情况,按工作实绩赋分;“一年一评议”,团支部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进行公示,依据综合积分与评议结果确定“推优”对象候选人。

 严把程序关,着力解决“怎么推规范”问题

  在海安,基层团组织实施“三步走”程序,确保“推优”过程规范严格、公平公正。

  ——择优选才。推动基层团组织建立组织挖掘、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三位一体”的优秀青年人才推荐机制,对符合“推优”条件的团员青年逐一甄别,建立“推优”对象储备库。

  ——规范推荐。以团支部为单位,规范召开“推优”大会,通过团员民主评议、支委会研究、结果公示等一系列步骤,确定“推优”对象人选。

  ——严格审核。上级团组织审核团支部推荐意见,对被推荐对象进行考察,逐一比对资格条件,汇总符合条件的“推优”对象情况和考察材料向党支部推荐,并做好充分沟通。

 严把培养关,着力解决“如何将培养贯穿‘推优’全过程”问题

  坚持多措并举。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加强“推优”对象培养,不断夯实党员发展基础。深化结对提升。瞄准团员实际需求,构建“2+1”结对机制,在党支部、团支部中各聘请1名“推优入党指导员”,指导帮助“推优”意向人选学习党团的各项知识。

  完善培优体系。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日常教育,构建政治素质、理论知识、岗位实战、总结提升等四个模块,切实提升“推优”对象能力素质。加强“推优”工作与“青马工程”的双向衔接,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学员“推优”重要依据。

  加强实践锻炼。擦亮“号手岗队”等工作品牌,变“纸上谈兵”为“实战练兵”,组织团员积极投身中心大局。

  党团互促互进同发展

  “推优”机制实施以来,团海安市委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按照群团工作特点和规律逐步规范团员青年“推优入党”流程,为党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新鲜血液,逐渐形成党团互促互进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为党育人政治责任不断夯实。将“推优”工作作为团组织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规范程序流程,完善评价体系,健全培养机制,党团联动的“推优”“全链条”更加畅通。通过真推优、推真优,逐步建立一支数量稳中有升、素质较高的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二是团员青年政治热情愈加饱满。“双推”的规范实施,打破了资历辈分等隐形台阶,为优秀共青团员向党组织靠拢提供“绿色通道”。通过联系实际、富有成效的培养教育,有效激发了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和生机活力,申请入党的团员在团员总数中占比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