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德国大众打算投资中国建厂。
一位随行考察的记者,在上海看到手工作坊一般落后的中国厂房后,摇头叹道:
“大众汽车将在一个孤岛上生产……这里的葫芦吊、长板凳、橡皮榔头,都是我爷爷辈的生产方式。”
彼时的中国制造,还是落后的代名词。
然而,短短数十年后,仿佛换了人间。
【“中国,最激进的实验场”】
“一年生产180万个床垫,每天生产5000个,大概需要多少工人?”
这个问题,放在过去,以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可能需要数百甚至上千人。但位于东莞厚街的慕思智能工厂告诉你:
仅需50人!
床垫行业,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环境嘈杂。而这里不但干净整洁,而且放眼望去,到处是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从面料、床网、粘胶、围边到包装、出厂,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一气呵成。
不仅如此,该工厂还基于数字化技术,打造了柔性化的生产线,实现由需求驱动的定制化生产(C2M)。
把一家传统工厂,打造得如此富有科技感,这着实震撼了不少来访者。
2022年8月,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与300多位企业家走进慕思,短短一天探访后,不禁感叹:
“在慕思工厂,我看到了中国高端家居的想象力。”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参观慕思智能工厂后,这样评价道:“慕思完全有可能成为家具行业第一家灯塔工厂。”
在中国,像慕思这样的工厂并不少见。
近几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中国制造业正加速拥抱自动化、智能化。
在北京,三一重工的桩机工厂,小到一块钢板,大到10多吨的桅杆装备,全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仅仅几年前,这里还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800多名工人,满身油污地爬上爬下,月产量不及现在的一半。
走进广东顺德的美的厨热工厂,一排排醒目的橙色库卡机械臂,挥舞转动,各种AGV小车忙碌穿梭,甚至头顶也有轨道物流系统。
在全球,以数字化和工业4.0打造的灯塔工厂一共130多家,中国就有50家。
中国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的这种追捧,让吴晓波不禁感叹:“中国是全世界最激进的智能革命实验场。”
这场实验,正在改变中国制造业的面貌,甚至是命运。
过去几十年,中国曾以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但最近十年,随着这些红利和优势的消失,中国制造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2023年10月20日,实战经济学家任泽平实地探访了慕思工厂,并发表专题演讲,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展望:
房地产大开发时代落幕,未来大健康一定是大赛道!
对中国制造业来讲,这既是挑战,也是重大机会。如何破局呢?任泽平的答案是:拥抱新能源、新基建、大健康等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