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元国债,靴子落地。基建板块等再迎利好。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根据10月25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布的消息,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特别国债1万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消息甫出,多地政府闻风而动。
10月27日,福建三明市三元区召开会议,强调要研究吃透政策,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抓好当前急需的灾后恢复重建、防洪治理、城市排水防涝等重点支持项目,做到应报尽报、及时上报。10月28日,安徽庐江县召开会议,要求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快谋划、储备和包装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
湖南岳阳市更是抢先一步。据其官方消息,湖南岳阳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在8月初赴国家发改委跟进乙烯项目时,就了解到相关政策信息,牵头组织投资科等各业务科室单位成立专班,指导各县市区开展项目谋划储备。9月29日,一收到国家发改委项目申报的通知,岳阳市立马上报项目408个,10月13日再次梳理上报项目928个,总共申报资金113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等专家告诉《财经》,此次国债发行背后或有多重考量。今年暴雨、洪涝等灾害频发,部分地区经济损失较大,防洪工程等灾后重建任务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特别国债发行之后,客观上还将有利于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刺激经济增长、释放宏观政策加码的信号。广发证券一份研报指出,四季度调整财政预算较为罕见,显然是为明年财政更加前置发力。明年有较大概率将GDP(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定为5%左右。
资料来源:《财经》区域经济与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张舸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制表:颜斌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向《财经》指出,特别国债旨在将短期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诉求更好地衔接,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但明后年还存在不确定性。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这要求十余年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速接近5%,存在一定挑战性。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空间仍然可观,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也应该积极用起来。
低成本筹措资金,支持防灾减灾项目
今年夏天,一场“140年难遇”的特大暴雨侵袭华北、黄淮地区,造成难以弥补的人员、物资损失。平静的日常生活被打破之后,中国基础设施的薄弱之处浮出水面。多家媒体复盘洪灾发现,一些流域缺少水利工程设施、没有水库拦截,以及防洪工程建设标准不足、年久老化、蓄滞洪区疏于日常维护等因素,削弱了北方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在2021年发布的《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报告指出,中国气候韧性基建未来五年内年均需要弥补近5000亿元的资金缺口。在2018年底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原总规划师汪安南亦表示,中国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形成,但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要求来说,还有差距。水利工程仍存在着短板和薄弱环节。
“华北地区河道整治的任务比较重。现有的堤防也应该进一步加固。”水利部原黄河水利委员会资深专家洪尚池告诉《财经》,有的大水50年甚至100年一遇,防洪工程的御水作用平日并不显现,但一遇到大水,便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水利工程受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报率低等因素制约,社会资本介入的意愿普遍不高,主要还得靠政府进行长期持久的资金投入。
根据财政部的安排,此次1万亿元国债将主要投向八大方向: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