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对手的电影市场,《八佰》拿下年度票房全球冠军,背后的华谊兄弟股价一路飘红,最高涨幅接近50%。
刚蹦跶没几天,实际控制人王忠军兄弟对外披露,近期已减持1.84%的公司股份,未来6个月还将减持不超过3%,直接把公司股价再度打进ICU。
《八佰》拿下近30亿票房,凭一己之力也无力让公司扭亏,华谊兄弟离翻身还很远。影视业务之外,被寄予厚望的实景板块,尚不足以支撑业绩。于是,公司只能继续豪赌电影爆款,连曾经的“毒药”《手机2》,也有了复出迹象。
《八佰》票房夺冠又如何?
你去电影院看《八佰》了吗?对于很多影迷们来说,《八佰》几乎是当下电影市场恢复期的唯一选择。
再加上世界各地电影院大面积停摆,《八佰》作为“全村的希望”,稀里糊涂登顶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军。
截至9月24日下午5点,已上映35天的《八佰》,票房达到29.53亿元,预计将顺利突破30亿元。
不过,有一点值得提醒:《八佰》票房破30亿,作为主投主控方的华谊兄弟(300027.SZ),到底能分到多少钱呢?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以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下的部分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可分账票房中,院线及电影院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属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假设《八佰》最终的票房为30亿元,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配总盘约为12亿元。该片参与投资发行的机构有5家,华谊兄弟、七印象(背后为导演管虎)、腾讯影业、光线传媒(300251.SZ)、阿里影业。华谊兄弟最终分配金额,扣除投资成本,其实盈利并没有太多。
别看中国票房总榜冠军《战狼2》最终收获56.39亿元票房,真正分到操盘手北京文化(000802.SZ)手中的营业收入,只有3亿元。
所以,一部30亿票房的《八佰》能让上半年亏了2.31亿元的华谊兄弟扭亏吗?难说。还得看其他项目的整体盈利情况。
公司在2020年半年报中披露了今年下半年即将推出的作品,包括电影《侍神令》、《温暖的抱抱》,另外还有多部电视剧及网剧播出,包括《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占地少年》等。
借机减持老套路
《八佰》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票房夺冠,直接拉动华谊兄弟股票飘红。
8月2日定档,次日直接涨停,8月21日正式上映之前,因电影票房超预期,再度涨停。那段时间,公司股价逆大盘和影视板块而行,最高涨幅接近50%。
不过,华谊兄弟股价刚刚走出低迷期,便遭遇当头棒喝。
9月22日,华谊兄弟对外披露,在7月7日至9月21日期间,实际控制人王忠军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通过信托计划持有的公司股份5129.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4%。
同时,王忠军、王忠磊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363.8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主要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
王氏兄弟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已有93.4%被质押。
减持计划披露后,本周华谊兄弟股价已连续4日下跌,合计下跌超10%。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套路。隔壁北京文化,每当有大片上映且票房表现不错的时候,便会借机减持,屡试不爽,堪称影视板块铁律。
其实话说回来,王氏兄弟的减持,也算是情有可原。
关注影视圈和资本圈的人,大概都知道王氏兄弟的缺钱,近年他们卖房、卖字画、质押资产,还不是为了拯救他们的上市公司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的病根
华谊兄弟早年为什么成功?如今又为什么陷入困顿之中?
根本原因还是,作品。一个以内容为主要产品的公司,出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内容出了问题。
华谊兄弟早年的《大腕》、《手机》、《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都是当年的票房冠军。近年,公司难以继续点石成金,在电影市场屡投而不中。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21.86亿元,同比下降43.81%,归母净利润-39.60亿元,较2018年的亏损额10.93亿元,扩大近3倍。
近40亿元的亏损中,资产减值26.61亿元,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商誉减值、应收账款和存货计提减值等,信用减值损失3.03亿元。
剔除这些因素,公司业务亏损仍然接近10亿元。
公司对外披露称,主要原因是主控主投影片缺失,报告期内上映的主要影片票房未达预期——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Top25的作品中,华谊兄弟主投主控的,一部也没有。
华谊兄弟在票房排行榜的霸榜局面,被博纳影业、光线传媒、万达电影(002739.SZ),甚至是新崛起的北京文化、开心麻花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