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最牛的大宗交易销售个人创收超过1亿元,而仅在今年前两个月,其创收就已达到去年的三分之一。”一家头部券商的业务人员向记者道出了近阶段大宗交易市场的火热。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股市大宗交易成交额约187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1亿元增长60%以上。与之对比,A股市场一季度整体成交额的同比增幅在一成左右。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大宗交易活跃度提升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包括股东的“打新移仓”需求、限售解禁增多、市场转暖激活买方意愿等。总体而言,大宗交易的活跃有利于资本市场良性循环,相关中介业务生态也趋向透明和规范。
“移仓打新”及市场转暖
激活大宗交易
统计数据显示,本轮市场大宗交易“放量”始于去年三季度,当季大宗交易总额同比、环比分别激增约120%、70%,单季交易规模整体保持至今年一季度。
“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市场大量出现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移仓打新’的案例。因为‘移仓打新’可同时解决市值盘活和税收筹划等问题,估计这类大宗交易的总规模增幅较大。”一家老牌券商的股票销售交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此外,大宗交易额增长也有IPO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需求推动。”该负责人补充道。
上述分析与市场情况基本吻合。去年8月,随着创业板首批注册制新股上市,注册制新股在新股发行中已占到大部分。而注册制新股网下申购只对符合规定的机构投资者开放,多数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无法直接利用其持股市值优势,需借助“移仓打新”手段。
同时,从去年三季度开始,A股限售解禁市值规模也同比、环比大增。目前,市场的限售解禁市值已连续三个季度超过1万亿元。
再看政策层面,去年的若干调整也为大宗交易的活跃释放了空间。国泰君安销售交易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是证监会《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从去年3月31日起正式施行,通过大宗交易接盘创投股东解禁股后可不再受(6个月)锁定期限制;二是“再融资新规”去年2月落地后,非公开发行项目股份解禁后不适用“减持新规”的相关限制。“这些政策调整使大宗交易市场买卖双方的交易意向均被进一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