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南(难)了!”消金“老兵”李翔(化名)略带戏谑地道出了2019年身处这一行业面临的“阵痛”。
与李翔深有同感的还有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他坦言,2019年经济环境波动、行业外部监管政策发生巨变,互联网金融治理、打黑除恶、三方数据治理、金融乱象整治对持牌消费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行业小额现金分期业务客群资质裂变加速,经营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这是一个不破不立的时代。从2018年的“激进”到2019年的“稳健”,2020年的消费金融又会以怎样的模样与我们相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多位受访者给出较为积极乐观的答案。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称,未来消费金融及其产业链将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中邮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王晓敏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致力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也需要坚持“稳健可持续发展”的主基调,一要做到合规经营,二要抓住金融科技带来的行业机遇。
1
强监管下,咋应对?
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急速进入“强监管”模式。到了这一年的年末,从严态势也未改变,持牌消金公司的贷款产品年化利率要被戴上“紧箍圈”。
据媒体报道,兴业消费金融与金美信消费金融公司均已按要求调整其贷款产品利率在24%以内,而招银、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也已在内部做贷款产品调整。
“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对于未来消金产品可能需要调整年化利率这件事情,李翔早有耳闻。不过,李翔称,目前其尚未收到明确被要求调整年化利率的指令。
李翔坦言,倘若真的执行,对行业来说需要一段消化时间,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消金公司的未来业务布局,还会涉及到现有业务的调整,比如此前合作方的合作协议尚未到期等。
记者注意到,年化利率24%、36%是常被提及的两条关于网贷利率的红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那么,约定的利息在年利率24%至36%之间,有效吗?
对此,有律师解释称,这一区间是理论上的自然债务区,出借人提起诉讼请求支付该区域的利息的,法院不会支持,但如果借款人已偿还该区域的利息,出借人提起诉讼要求返还的,法院同样不会支持,只能维持现有的状态。简言之,就是不保护,不退还。
而对于实际年化利率如何计算,2019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有明确提及,“非法放贷”被界定为单次实际年利率超过36%。非法放贷行为人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
李翔认为,年化利率下调是一个大趋势,但一旦迅速调整至24%以内,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会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仅从公司方需加大力度在年化利率24%客群上的获客和营销来看,这方面的运营成本和收入变化都会大幅影响公司的现有业绩。
“这对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品钛代理CEO董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则指出,消费金融行业并不像外界看起来那么暴利。一方面,利息高的产品相对应的风险也高,所以对金融机构而言,其实也可能因风险的波动而没有盈利。而且,愿意接受高利息的客户群体多头借贷也会更严重,所以行业一旦发生波动,其多头借贷的选择性降低,风险也会急速上升。另一方面,对提供服务的机构而言,做高利息和低利息贷款的模式、所需能力不同,获客渠道也不同,所以年化利率的调整会完全改变部分公司的生存环境。
面对严监管,各玩家该如何应对?
在苏筱芮看来,面对2020年的强监管趋势,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加强对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资质审核,对其业务模式进行充分评估。同时,公司也需要修炼内功,提升诸如获客、风控、运营等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合规意识培养,打造健康的业务模式。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未来该公司会积极按照监管要求规范经营,从三方面来应对可能“更难”的2020年:首先,业务策略上更加稳健,更加注重有质量的发展;其次,风控策略上更加审慎,更加重视资产全周期管理,增加贷前准入策略维度,完善贷后管理,在风险识别、风险监控方面部署更多的策略,资产催收方面更多使用法律措施;第三,合规性要求上更加严格,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严格遵守营销获客、客户信息保护、对客定价、资产催收等方面的监管要求。
2
场景风口,追不追?
2019年,教育、医美、租房等多个“风口场景”都出现风险性事件。
比如,在“韦博英语跑路”事件发生后,教育分期这个曾经业界眼中“优质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一时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2019年10月初,有着21年历史的培训机构韦博英语突陷“跑路”风波,不少学员面临“没学上仍要背贷款”的尴尬境地,招联消费金融、度小满金融、京东数科、广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牵涉其中。
那么,在未来,场景风口将如何演变,还能不能追?
对此,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谈到,因为出现风险性事件就放弃某一领域的布局不是一个积极的策略。“金融的本质就是控制风险,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可实现资金闭环和创新合作的商业模式来避免来自B端风险的传导”。
苏筱芮也看中场景的重要性。她说,真实、优质的场景依旧是消费金融机构的立足之本。在苏筱芮看来,2019年多个“风口场景”中出现风险事件,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部分消金机构迷信大型连锁渠道,而忽视了合作过程中的持续性评估;其次,部分场景所涉行业的准入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不过,苏筱芮也谈到,在这方面监管层已有所动作,例如教育部等加强教培机构的资质审核,六部委联合整顿住房租赁市场等。“顶层设计的加强叠加消金机构风控意识水平的提升,我认为2020年的场景金融业务质量会迎来好转”。
尽管2019年消费金融在“场景风口”上栽了一些跟头,但是场景天然的风控能力依旧被业界所看好。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用户层面,2020年我们会主要集中在优存量和扩增量上制定策略,而在渠道层面依然还是以场景的平台获客为主。”
“用户客群的定位很重要,而场景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区别客群定位。”董骏强调,消费金融的后台风控其实只是风控的一部分,甚至并不属于高优先级的风控环节,最高优先级的风控环节是确定用户客群,这决定了风控指标。而后期的大数据风控、贷后催收都是辅助性的工具。从客群定位的角度来说,场景客户的客群定位绝对比无场景客户的客群定位要高端。
董骏举例称,一用户在百度上看到广告就去借钱,另一用户是在旅行平台消费时看到三十天免息分期服务而选择使用,这两类客群的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除了“场景风口”的信徒,也有无场景现金贷类业务的拥护者。自从2017年底和2019年初一批不合规的“714高炮”现金贷平台关门后,合规提供现金贷服务的机构其实活的还挺“滋润”。
每每和李翔聊到“场景金融”,他都会不停摇头,然后说,看来看去,还是现金贷这些无场景的业务“最好”——他说的“最好”就是“最赚钱”。
对于现金贷,董骏称,“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考虑性价比的话,那么现金贷业务在稳定的时候收益肯定是很高的,那大家都会倾向于去服务那些可以收取相对较高利息的无具体资金用途的客户。”
但董骏并不认为现金贷(无场景业务)是一个好的获客手段。“我们更加专注于有具体场景消费诉求的客户,和那些从场景中转化过来、有现金需求的消费客户,这些客户的定位比较好,适合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董骏说。
关于场景金融的发展方向,王晓敏提出了一个“稳”字。从长远看,场景金融还是应该回归到消费本源。合理的消费场景有利于助力风控管理,而符合客户需求的购物场景不仅能带给客户便利和福利,更有助于提升客户对企业的黏性。“在涉足具体场景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可行性分析,了解清楚市场的潜在风险,并以审慎经营、严控风险为原则,积极但稳健地进行不同场景领域的研究”。
3
金融科技,怎么玩?
监管趋严,消费金融发展从草莽时代走向合规时代,其中金融科技的力量已越来越不容忽视。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将金融科技能力形容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他提出,消费金融公司之间表面是资金资产的竞争,但在资产质量的优劣、资金成本的高低比拼背后,其实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尤其是基于大数据基础打造的金融科技能力。
“金融科技创新的核心,是赋能产品,使服务更高效、客户体验更优质、经营成本更低、风险控制更好。在合规时代的下半场,要结合好自身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走得更为长远。”该负责人称。
在苏筱芮看来,目前金融科技在个人金融领域的应用相对已经成熟。
王晓敏更是将目前国内的个人金融市场形容成“一片红海”,在红海中再想做上千亿的独角兽难度越来越大。而B端才刚刚开始,这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
那么,2020年金融科技之于消费金融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在苏筱芮看来,还有两条赛道值得关注:一个是如何服务实体小微,尽管已有头部机构进行了相应探索,但多集中于数据可标准化处理的电商领域,更多非标实体机构的服务支持有待探索;另一个是跨境业务的探索,2019年我国在金融开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牌照及相应管理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因此相应的科技服务也需要跟上步伐,及时为跨境业务进行赋能。
王晓敏补充称,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正在颠覆金融行业价值链。目前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解决了消费金融领域存在于贷前、贷中和贷后流程中的不少痛点问题。但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监管收紧,消费金融领域持续的规范与洗牌,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对于客户需求和风险点的识别要更加精准。在这其中,王晓敏看到了“智能风控”这个关键的发展机会。
对于智能风控,王晓敏分析到,数据与标准产品是第一步,如何将数据与金融服务场景深度结合才是关键。除了强调贷前风险控制,如身份认证、授信、反欺诈和信用评级等,贷中和贷后环节风控也十分关键,单一环节的风控将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基于“数据+模型+平台”的全信贷周期的智能风控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以其自身业务为样本谈到,经过5年的科技能力建设,海尔消费金融已实现科技驱动场景模式迭代和用户体验迭代。据其介绍,公司团队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及可视化建模等方面的技术已经在研究应用中,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营销、运营、反欺诈、授信、资金、催收、服务“七大”智能科技平台。
事实上,在金融科技的赛场上,没有一家消金公司甘落人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又给专注于技术的金融科技公司留下了多少的成长空间呢?
董骏依旧很看好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前景。他认为,从产能上来说,对于像品钛这样的纯科技公司,能够服务的体量是很多个消费金融公司的放款需求。所以从边际效应上来说,虽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加码科技,但是纯科技公司会做得更好。
董骏进一步指出,“会有小部分的持牌消金公司因为本身技术能力强、拥有放贷资质,所以完全不需要依赖于其他的科技金融公司。但与此同时,在科技能力方面相对差一点的持牌消金公司仍需要科技金融公司的服务。而且,基于中国如此大的市场,即使这两类公司共存也不会产生恶性竞争,这个趋势会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