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渔说娱
编辑|浮渔说娱
2016年,周晓光携公司上市,一举突破300亿财富,成为新一任浙江女首富。
此时的周晓光无疑是春风得意,狂买200家公司,扬言要在三年内达到40亿年利润。
然而距离说这话还没有三年,周晓光便亏空800亿家产,甚至被曝背负340亿债务。
从浙江女首富到三年败光800亿资产,周晓光到底走错了哪一步?
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她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呢?
1、
1962年,周晓光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祖上三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周晓光是家中长女,地下还有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所谓“长姐如母”,在周晓光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着母亲照顾弟弟妹妹。
到了她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这么多孩子,周晓光便选择辍学回家种地。
但是很快,就连种地都成了一种奢望。
随着弟弟妹妹们开始上高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走上了周晓光的老路——辍学回家种地。
也不怪弟弟妹妹们没志气,毕竟在这个年代,想要考上一个大学太难了。
1977年570万人参加高考,只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左右。
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加补录两个批次加起来,也不过才40万人考上大学,录取率6.5%出头。
可见,高中已经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顶点,甚至大多数人连高中都没有读完。
周晓光的弟弟妹妹也是如此。
对于周晓光来说,参加的工作的弟弟妹妹越多,那么她需要承担的压力也就越小。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家里的地只有这么多,产量也就这么大,一个人种和两个人种,对于家里的收入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实质变化。
眼见着家里的处境越来越差,周晓光最终还是决定外出打工,将家里的地留给弟弟妹妹们。
于是在1979年,周晓光独自踏上了离乡的汽车。
2、
周晓光离开家乡之后,首先来到的第一站便是义乌。
义乌就位于诸暨西南方向,相距大概60公里,其实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
周晓光刚到义乌的时候,其实只想找一个安稳的工作,老老实实赚钱。
但渐渐受到义乌当地文化的影响,渐渐成为了一名流动小商贩。
与其说是小贩,其实说是手工从业者更为更加准确。
比如义乌最出名的“鸡毛换糖”,以红糖、废纸等换取村民手中不要的鸡毛。
但是换回来并不足以盈利,想要真正挣到钱,还需要将这些鸡毛做成鸡毛掸子出售。
在义乌的其他流动商贩也是如此,基本上都处于“半工半贩”的状态。
周晓光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周晓光并非本地人,既不清楚本地的销售渠道,也没有相应的人脉。
导致周晓光做了很长时间,也只能够面前顾住温饱,并没有攒下多少钱财。
周晓光觉得这样下去也不行啊,毕竟家里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等着自己养。
经过几个晚上的考虑之后,周晓光干脆把心一横:既然在义乌没有市场,那干脆就把生意做出去。
周晓光将这几天做的鸡毛掸子打包好,一路背到上海去贩卖。
不过此时的上海经济还没有那么发达,周晓光最多也就是赚个跑腿费,并没有多少的利润。
再加上上海距离义乌的距离也并不算太远,周晓光经常能够看到与她一样想法的同行。
眼见着上海的市场快要饱和,自身的竞争力越来越差,周晓光心中再次发狠,干脆继续北上。
周晓光扛着小商品,登上前往东北的火车。
此时的火车与之后的高铁可没得比,从浙江到东北大概得需要3天4夜。
为了节省开支,自然买不起卧铺,也吃不起车上的饭。
她提前准备就将三天的干粮准备好了,饿的时候,就用车上的热水泡一泡,勉强凑合两口。
如果困了,她就抱着行李眯一会,但也不敢睡得太熟。
就这样兜兜转转三天过去,周晓光总算来到东北。
不过收获也是喜人的,光是这一批货物,就让周晓光赚了380元。
这可让周晓光高兴坏了,急忙返回义乌继续倒腾小商品来卖。
其实周晓光并非没有想过,将东北的特产带回浙江,这样两头倒卖扩大收益。
只不过因为周晓光在当地没有进货的渠道,外加对于东北特产的不了解,导致几次下来,周晓光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还往里边倒贴几十块。
到后来,周晓光干脆就不再想“两头倒”的方式,专心从义乌进货,再卖到全国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周晓光意外结识了“跑码头”的虞云新。
“跑码头”一般指的是在各大港口谋生的小贩,只是不同于寻常小贩,在形式更接近于义乌“半工半贩”。
平时码头有客船靠岸的时候,虞云新就会支起一个早点摊,为客人们提供早餐。
如果赶上货船靠岸,那么虞云新也不介意客串一下苦力,帮忙卸货、装箱,甚至有时候也会充当跑腿,帮企业将报关单送到有关单位报备。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给钱什么都愿意做。
或许是因为比较相似的经历,周晓光与虞云新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结为夫妻。
就这样,周晓光从一个人的漂泊,变成了两个人一起漂泊。
虽说“陪你一起浪迹天涯”听上去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终归不是正途。
转眼间,周晓光离开家已经有七年的时间,再加上已经有了孩子,她也不想再这样漂泊下去。
于是夫妻两人一商量,便决定留在义乌行商。
但周晓光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决定,成为她事业腾飞的起点。
3、
1982年,义乌当地下定决心促进当地经济,开放小商品市场,同时这也意味着义乌小商贩可以明目张胆从事贸易活动。
只不过这个时候,无论是周晓光还是虞云新,都更加倾向于在外谋生,并不愿意回来。
等到1986年周晓光夫妻俩人回到义乌的时候,才发现义乌的商业环境真的非常轻松。
两人一商量,便将这些年攒的20000块钱全部拿了出来,在义乌开了一个小商品店。
商店虽然开起来了,但实际上,无论是周晓光还是虞云新,对此都不算特别看好。
周晓光说:“我们当时的定位就是50000块钱,只要能挣到50000万我们就回家。”
虽然这五万块在当时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是如果把两万投入算进去的话,这个目标还真得是很低了。
但周晓光怎么都没有想到,义乌的生意竟然会这么好做。
仅仅是第一年,周晓光、虞云新就赚的钱就超过了10万,这可让两人欣喜若狂。
1987年,周晓光、虞云新一商量,干脆不走了,就留在义乌开店。
到了1988年,国内营商环境再次发生改变,鼓励台商来内地发展。
许多商人瞅准机会在深圳办厂。
也正是因此,周晓光开始与台商产生业务往来,渐渐熟悉。
到了1992年,随着一大群知识分子受到国家鼓舞,纷纷选择辞职“下海”经商,成功将国内的营商氛围推到巅峰。
但这个时候,也是周晓光这种小商贩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时候。
1992年“下海”的这批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名校毕业,要学识有学识、要人脉有人脉,即便是初始创业资金,也要远远超过普通人。
所以这批人中,很快就涌现出诸如陈东升、俞洪敏这样的知名企业家,在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
周晓光清楚,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自己绝对竞争不过这批“92派”商人。
既然竞争不过,那不要竞争就好了。
想明白一切都得周晓光,当即选择“抱大腿”,凭借这些年的商业往来,获得台商在内地代理权,从此迈入珠宝行业。
虽然如此一来,周晓光确实需要付出一笔高额的代理费。
但也因此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分担了市场压力。
不得不说,周晓光的决策是明智的。
单单是第一年,周晓光、虞云新的营收就突破100万,这可是他们之前打拼十多年都没有见过的金额。
这几也极大地提高了周晓光、虞云新的信心。
然而过度依赖台商,也导致周晓光在经营中过程中出现许多隐患。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货物经常供应不上。
台商开办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在深圳、广东,距离义乌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而此时的交通还可没有那么便利,从工厂进货再到运往义乌,至少也得4、5天的时间过去了。
如果遇到特殊天气,或是需要临时对货物进行调整,这个时间甚至会延长到8、9天。
这么长的时间,什么机会都错过了。
周晓光不止一次吃过这个亏,她几次给台商反映,却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到了1995年,周晓光实在是忍无可忍,下定决心自己办厂。
她说服丈夫虞云新,将家中的700万积蓄全部拿出来,在义乌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饰品工厂,并取名为“新光”。
这个名字就是周晓光、虞云新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这也是两人同舟共济这么多年的象征。
“新光”工厂就坐落于义乌青口工业园区。
这个工业园区是为了响应当地“以商促工”的口号而建成的,在各方面都是有一定的优待。
周晓光凭借着自己雄厚的资金,已经背靠“以商促工”的扶持,工厂越做越大。
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到了1997年的时候,“新光”的已经是拥有700多名员工的企业。
在当地已经拥有一定竞争力与影响力。
但也正是在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多国经济大幅度倒退。
国内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主打国际贸易的台商、港商,许多企业的工厂因为经营不下去,不得不底价兜售。
按道理说,周晓光的“新光”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但是因为前两年她就开始自己办厂,并且将主要业务都放在国内,结果阴差阳错逃过一劫。
不过周晓光来不及庆幸,她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张的机会。
第一时间,周晓光联系台商,愿意以一个不错的价格,将台商在内地的工厂、设备、生产线全部接手过来。
这些台商本来就是要出售的,卖给谁不是卖。
再说周晓光本身就是合作伙伴,再加上给的价格也合适,台商便顺理成章的同意了,甚至还将一些中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才也给周晓光留了下来。
这可帮了周晓光的大忙。
别看“新光”这些年发展的似乎一直不错,实际上如果论底蕴的话,“新光”一直都是同期企业中最差的一批。
像“温商”、“潮商”、“晋商”这样传承悠久、人脉广的商帮自是不必多说,论底蕴就很少有企业能够比得过。
可是就连“92派”这种新兴的企业家,人家不是博士就是硕士,最次也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学识还是技术,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况且这样的人因为有“同学”这层人脉在,往往能够比其他企业更容易招募到国内一流人才。
相较之下,周晓光的“新光”真可谓是要什么没什么。
这也是她这些年一直难以走出浙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有了台商留下的这批人才就不一样了。
借住这些技术人才的能力,周晓光很容易就可以扩展自己的产业结构,对自己旗下的饰品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与完善。
也正是凭借这些人才,周晓光才能够在2000年,香港兖州珠宝饰品展上一炮走红,将自己的珠宝饰品彻底推向国际市场。
这个时候的周晓光名誉双收,一度成为国内白手起家女商人的典范。
周晓光能够达到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她敢想敢做,抓住每一个机会扩张的决心。
但也正是这种“宁错过不放过”的心理,才会一步步将周晓光推向深渊。
4、
2000年之后,国内房地产正处于风口行业。
王石、许家印等一众老牌地产商,纷纷扩张内地的产业。
周晓光看着别人挣钱,内心也是跃跃欲试。
最终在2003年,周晓光还是没有抵御住诱惑,跻身于房地产行业。
周晓光不仅在东阳、义乌两地盖楼,甚至还在度假酒店、办公楼出租、物业、商业街等领域四处扩张。
其实这种放弃主业,四处扩张方式,本身就存在致命缺陷。
一是会导致产业分散,各个产业无法形成有效串联,导致企业资金链无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是会导致产业广而不精,无法在单一领域深化,扩大领域影响力。
除此之外,产业铺得太大还有一个隐藏的影响,那就是会导致周晓光分散注意力,导致忽视隐藏在各个产业之下的危机。
实际上此时的“新光”已经给出了预警,年年发行的债券,都提醒着周晓光并没有表面那么光辉。
只可惜,周晓光因为凭借庞大资金度过2008年的危机,给了周晓光一种“自己选择是正确”的错觉。
结果到了2011年,“新光”已经前后发行了12支债券,甚至已经进入到以新债还旧债的死循环。
但此时周晓光依旧没有停止自己扩张的脚步,或者说她已经停不下来了。
2016年,周晓光携“新光”上市融资,股价更是一路飙升,周晓光的财富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路达到30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女首富。
这个时候的周晓光心高气傲,借着融资得来的钱继续投资。
短短两年的时间,周晓光就先后投入了200多家公司,总资产高达800亿。
在2018年的时候,春风得意的周晓光,当着所有媒体的面放下豪言:三年内让公司年利润达到40亿。
然而直到2020年,这个收益不但没有达到,反而全年亏损了80亿。
这也成了压垮周晓光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新光”股价直线走低,市值也是一路缩水。
到了如今,周晓光旗下公司总外债达到340亿,已经资不抵债。
短短三年时间,亏空800亿的资产,让人唏嘘不已。
周晓光从当年那个辍学打工养家的穷丫头,到巅峰时800亿的资产,离不开她的果断决策。
不管是最初游走全国各地贩卖小商品,还是与丈夫一起回义乌开店,甚至是之后投入700亿建厂,这些关键决策都是靠周晓光破釜沉舟的果决。
但周晓光孤注一掷,在房地产的“跑马圈地”,导致公司背负巨额债务。
到了反应过来的时候,周晓光甚至已经无力回天,只能顺应市场继续拆东墙补西墙。
知道最终被市场抛弃,被市场蒸发所有的资产。
只能感叹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