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高不下的天然气价格面前,美欧那用胶水粘起来的塑料友谊的小船,眼看就要有倾覆的风险了。
继马克龙之后,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近日也站出来向美国公开喊话,呼吁美国把对欧出口天然气的价格降一降,拉兄弟一把。否则,形势要是再照这么发展下去,欧洲人可能就真烧不起美国的天然气了。
对美国气价满腹牢骚的欧盟国家高官不止勒梅尔一个,就在不久前,德国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在接受媒体时也曾就此大吐苦水,抱怨美国作为德国的盟友在能源问题上完全不念旧情,对欧出口天然气都快卖出天价来了。
欧洲人的抱怨不是没有理由的,在对欧出口天然气这块,美国的吃相的确难看。
美国是油气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国家,受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截至9月,虽然美国今年的天然气价格也攀升到了过去14年来的峰值,但算下来也仅有每一百万英热单位7.88美元。
这个数字,和如今动辄每一百万英热单位5、60美元的欧洲气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商和船东们才会如此热衷于把天然气卖到欧洲去,因为他们挣的真的是暴利。每一百万英热单位7.88美元的天然气翻个5、6倍卖出去,一艘LNG船一趟来回挣你欧洲1亿美元都算少的,美联储印钞机的工作效率都没这高。
而且,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今年对美进口天然气比例暴增,从去年的28%一口气上升到了现在的45%。这场仗要是打得再久一点,美国天然气恐怕都快对欧洲市场形成垄断优势了。
现在美国的气价欧洲都承受不了,垄断之后又会如何?法德两国政府高层能不着急吗?
所谓穷则思变,面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渠道被断,美国天然气价格奇高的窘境,欧洲人不得已把目光投向了亚洲。甚至,就连中国这样世界头号能源进口大国,今年居然也成了欧洲的天然气供货商。
截至8月末,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大约在每一百万英热单位45美元左右,这个数字要比往年高出不少,但比起气价高烧不退的欧洲还是便宜多了。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此前的推算,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价格至少要比亚洲的贵出10%,自8月份以来,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几乎一直绷在每一百万英热单位55美元以上,冲破60美元的情况也不罕见。
而随着“北溪”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预计今年冬天欧洲的气价还将进一步走高,届时就算涨到70美元以上,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虽然国际天然气价格的高涨是眼下的新常态,但得益于布局较早、规划科学,以及紧挨着中亚诸国和俄罗斯等天然气出口大户等有利因素,中国今年受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而言没那么大。
以往我们进口天然气的批发价格,大约为每一百万英热单位20美元。这个成本显然要比美国的高出不少,但相对如今的欧洲气价还是便宜了许多。我们不用像美国那样动辄追求5、6倍的超额利润,站在中间商的立场上,就算只挣个50%对我们而言也相当可观了。
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转售给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就超过了400万吨,相当于欧洲截至当时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总量的7%。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俄乌局势的反复,到了今年下半年,我们转售给欧洲的液化天然气无疑还将进一步增加。
由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的增加,虽然我们今年的天然气消耗比往年更大了,但相对其他国家的天然气进口却少了不少,据英国人估算,至多可能减少2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了相对而言更充足的选择余地,比如,可以将原本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直接转售出去。
如此一来,运输液化天然气的LNG船甚至都不用往返中美了,直接横跨大西洋把气运到欧洲就行,这样还能节约每一百万英热单位4到5美元的运费。买家卖家和中间人都开心,真正意义上的三赢。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理解了。欧洲人为什么要购买我们的天然气?捏着鼻子让中国这个他们哪儿都看不顺眼的冤家凭空挣一笔?说白了其实就是两点:
一是中国转售的天然气在价格上比美国的更有吸引力,买了不吃亏。作为一个油气资源贫乏,长期不能自足并且常年名列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的国家,我们的能源收支情况是怎么样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次要不是赶上了俄乌冲突爆发,俄欧关系闹掰,俄西线天然气出口的生意做不下去,转而以加量不加价的方式把大量天然气输送到了东方,像“中国向欧洲转售天然气”这种西洋景,很多中国人可能一辈子都看不见。
在这笔交易中,我们本来就是作为中间商赚的差价,设想一下,要是中国转售的天然气要是比美国的更贵,换做你是欧洲买家,你还会加以考虑吗?反过来说,要是中国转售的天然气比美国的更便宜,急得连柴禾都烧上了的欧洲人,为什么不买呢?
二是尽可能地让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渠道多元化。对欧盟而言,美国天然气占欧洲进口的比重上升太快绝不是件好事。那样美国建立起垄断优势倒是方便了,可欧洲就得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想卖多高就卖多高,欧洲不用还不行。
而有了中国转售的天然气这层海绵垫,欧洲就可以用来缓冲美国天然气的影响,哪怕缓冲作用有限,哪怕只是暂时的,有总比没有强。
更重要的是,欧洲还可以借此向美国传递一个信号:吃相不要太难看,真把我给逼急了,中国转售你们的天然气我可以买,中国转售俄罗斯的天然气我照样能买。
虽然理论是这么个理论,但在如今的大势面前,这样的理论究竟能发挥多少作用,恐怕连欧洲人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挑起这场战火,并且乐于看到它一直延烧下去,短期而言明显是有利于把欧洲的资源给吸引美国的。
或者干脆说得更露骨一点:收割欧洲的羊毛,就是美国引战的主要目的之一。既然如此,美国又怎么会把天然气便宜卖给欧洲呢?更别说出价比中国还低了。
勒梅尔和哈贝克想跟美国人讨价还价,光靠中国天然气这个筹码是远远不够的,否则那可就把美国想得太简单了。
基辛格曾经说过,当美国的盟友比当美国的敌人更危险。
欧洲人现在应该读懂这句话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