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一场双十一竟让美国媒体大感落寞。最近,美国《纽约时报》赶在双11当天,发刊称《在双十一,中国品牌塞满购物车》。
外媒认为,多年来,中国双十一更像是一场东西方的“盈利交流”,数亿中国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成千上万的像苹果和欧莱雅这样的西方大牌,但现在中国经济正变得更加自立。意思很明显,就是中国品牌“和西方品牌抢生意”。
美媒的“酸式发言”,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今年双十一,消费风向变化非常明显,无论是苹果所代表的电子产品,还是欧莱雅所在的美妆品类,国货都彻底杀疯了,与西方大牌分庭抗礼。
在天猫上,开售第一小时销售额即破亿的102个品牌中,国产占据席位达到了半数以上。在京东,百雀羚、珀莱雅等253个美妆国货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美的、海尔等家电国货产品更是开售就实现成交额1秒破亿。
在大牌特卖的唯品会上,国货同样备受年轻人青睐,高潮期销量排行前10品牌中,国货占据7席。猫人一款超薄蓄热保暖内衣销量位于同品类前5,美妆品牌KONO销量增幅近6倍,95后的购买量增幅最高,薇诺娜、丸美等国货美妆品牌销量增幅明显。
年轻人剁手不停,将对国货青睐的态度直接挑明。这就导致了国货热潮下,大家的购物车里,外国品牌有所减少。被抢走生意,外媒怎能不着急?
当然,国货崛起的势头由来已久,只是最近才集中表现出来。京东消费数据显示,过去4年“国潮”相关商家增长240%,商品数量扩充了99%,新品牌增加68%。过去4年购买“国潮”相关商品的用户数增长超九成,销量增长了411%。
不仅销量持续攀升,新锐国货不断涌现,拿下市场高地也在印证趋势。婴童营养全餐品牌秋田满满、美妆品牌KONO……最近几年,大量新兴国货品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打开市场。
过去年轻人一度认为贵和洋气就是消费升级,往往对国际大牌表现出强烈偏好,
但今天越来越多人看清消费升级真正内核,不是贵和洋气,而是产品功效和性价比更好契合美好生活追求所需。
国货乘势飞上风口,带来大量消费回流,激扬年轻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中国产业迎来发展……外国大牌要继续在中国做生意,后面可能要拿出更多诚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