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期末,大学生和大学老师似乎都比较焦虑。大学生焦虑的是如何在期末复习一学期的内容,甚至在期末争取高分,当然,临时抱佛脚的学渣焦虑更多的是怎样能用短短的期末复习时间去争取不挂科。而大学老师焦虑的是考试出题、学生复习、监考、阅卷、出成绩……
大学期末考的是什么?TA们有话说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亲历期末考的大学生怎么说:
@一颗提子:大学期末考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我不会的东西。——一个学渣的真实感受。
@大萝卜:老师上课讲过的重点、没讲过的内容(所以不会做),以及自我发挥超强的主观题。是的,虽然我不是学霸,但我也是在期末全力复习,不对,是“预习”的普通人。
@柳暗花不明:学医的人告诉你,期末考的是整本书!有人问我们期末没有划重点吗?我想说你是不是忽略了我前一句话,期末考的是整本书,不是开玩笑,换句话说,期末重点就是整本书!!!
……
当然,对这个话题还有发言权的,自然是我们的大学老师:
@丑丑:大学期末考,考的是什么?考的那是我们出题老师的智慧啊。出了A卷已经感觉用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了,然而现实告诉你,A卷完了,还有B卷,还要注意AB卷的重复率!不行了,一想到就头疼。
@书亦有歌:大学期末考的内容不就是上课讲过,也强调过很重要的内容吗?就这么简单。但唯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学生还是考不好。
@钱塘江:原本我的原则是我教什么,我就考什么。后来发现,我教的东西学生不一定听了,就算有时候划了重点,期末考试的结果还是可能不如意,所以机智的我决定,多点主观题。
……
期末考试的意义
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吐槽期末考试用一周的时间复习完一学期的课程。老师吐槽学生即使试题再简单,学生的分数都不见得会有多高。像上面大学师生对大学期末考试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看到了大学师生在期末时的斗智斗勇。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期末考试的意义。
我们最熟悉的期末考形式,也是常说的传统期末考试形式,大概就是学生齐刷刷地坐在教室里,在试卷上完成一道道填空题、论述题等,而学校和老师则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们一学期的学习成果。
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有人质疑:让学生在一两个小时内通过标准化的考试体现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效,真的靠谱吗?
景轩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凯文·甘农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期末考试可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准确、有效评估,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只不过想达到理想效果有个重要的前提——考试的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所以教师在设计期末考试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然后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对于证明学习目标达成是绝对必要的;
●期待学生能够了解,但不用学生必须掌握;
●是否掌握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没有直接影响。
将课程内容按重要程度清晰分类,有助于确保考试是对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
考试也可以出新意
其实,有时候传统的考试形式,并不代表其考试内容也一样传统。一些大学老师,期末反而会在出题上创新,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期末考试。
2018年年初,武汉大学2017级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学生们迎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期末考试,在看到下发的“试卷”的那一刻,学生却傻眼了——敢情这写得满满的一张纸不是试卷,只是出卷说明,另一张白纸才是真正的试卷,至于题目么,请现场自己出。
出题老师说,考试时长2小时,试卷必须包含10道填空题、4道名词解释题、4道简答题、1道论述题,出题范围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了保证难度,他在每个题型下都出了道示例题。用这种方式考试,既给了学生自由度,又考验了学生的基本功。如果学得不扎实,可能题目都很难按照示例的难度出出来。
此外,2017年初,曲阜师范大学期末考试中的写作基础试题是:通过描写现场一位监考老师的外貌、动作,体现出他的个性特征。这个题目在当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该出题老师在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道题想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现场描述表达能力,但写好了很不容易。这种开放型的题目,算是考试制度的一个实验,大学授课应该是轻松、开放、自由的,不要总是按照既定的套路写作,技巧是次要的,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我手写我心”,真实的自我表达加技巧,才更生动更能打动人。
这些不一样的期末考试内容,因为不走寻常路,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让人觉得新奇。而老师也通过这样新颖的出题方式,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生的水平。
高质量的期末考试很重要
但不论如何,高质量的期末考试很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它能为一门课程的学习“画一个好的结点”。站在教师的角度,它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站在院系、专业的角度,课程考试质量又与办学质量有密切联系,比如关乎能否通过专业认证。
2017年我国教育部发布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在“课程实施”标准项里明确提到“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持续改进”标准项里也提到,要“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则可视作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完善与否的一个重要参考。不过从目前学生的总体反馈来看,大学课程考核尚有一定改进空间。麦可思研究显示,约两成中国2018届大学毕业生认为,“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是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科:23%,高职高专:19%)。
不过关于合理的考核方式,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到,学校需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所以说,强调期末考试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唯期末考试论”,它是考查学生学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让过程考核和期末评价都能“守好自己那班岗”。
本文综合整理自楚天都市报、齐鲁晚报、麦可思研究、网络。
填报志愿必备!解锁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另一种用法(附各学科就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