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不是优秀的人,我就没有资格教育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了吗?"看见这个题目以后,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就是在心理所上课的时候,由北京景山学校资深物理老师、中科院心理所《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朱淑玲老师说的一句话:"不怕家长不管,就怕家长瞎管。"很明显这句话里没有提到家长优不优秀的问题,但是说到了"管"孩子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优秀太抽象了,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优秀的定义。不过,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所有书、上过的所有课,都没有将家长的优秀与孩子的优秀直接挂钩的案例。
高晓松在他女儿四岁生日的时候写给他女儿的生日寄语:
亲爱的女儿生日快乐!
感谢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赶来投胎。
听说投胎的决定时间只有五秒钟,看来你心明眼亮有办法。
我猜你一定是带着剧本来的。
所以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这干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长大吧。
唯一的希望是你长大后的剧本里还有我们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我相信,每一对父母第一次见到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一定像高晓松一样对孩子的未来抱有美好的期待。正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那句"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逐渐汇入社会的洪流,这时候父母往往看得更远更全面,左右对比后发现自己的孩子实在跟别人有差距,再加上焦虑情绪的渲染,推着父母和孩子往返于一个个不同的补习班。
我想冒昧地请看到这些文字的读者们静下来思考一下,如果从孩子整个人生发展的角度来讲,现在上的所有补习班是否真的能够教给孩子独自闯荡社会的技能?我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来说:不够!远远不够!尤其是"思考"这件事,太欠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