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外贸崩盘说”一时甚嚣尘上。
在社交媒体上,大量空置集装箱在各个港口堆积如山的图片迅速传播,配文也骇人听闻:“集装箱堆了足足6层楼”。“2023年春季外贸订单下降40%”、“长三角外贸企业停止招聘”的传言,也在外贸圈刷屏。
然而流言之外,两组统计数据反映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据国新办在3月的介绍,中国在1~2月的出口额达到了34936亿元,甚至还在去年的高基数上增长了0.9%。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数字化外贸则已经率先回暖,1月至今,阿里国际站的海外订单需求同比增长达到30%,进入2、3月甚至更高。
外贸的实际情况,早已牵动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会声音对外贸有着如此的高关注度,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外贸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和其他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的东亚国家相似,中国靠着外贸将自己的人口基数,转化成为了经济意义上的人口红利。
正是长三角、珠三角再到内陆一间间工厂的昼夜兼程,无数工人三班倒的辛劳付出,让中国的工业化得以步入快车道,外贸也真正和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了中国经济向前奔腾的“三驾马车”之一。
从1978年中国首班集装箱货轮,带着162个空箱第一次从上海港抵达澳大利亚之后[7],不到1代人的时间,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和吞吐国,在2022年已经有近3亿个集装箱在中国的港口完成了流转。
无数带有“made in China”印记的外贸货品,已然成为了中国接入世界的紧密纽带。中国外贸产业从起步到腾飞,再到当下,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崎岖的路径。
翻看外贸的过往,总是令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野蛮生命力;这种冲破一切的劲头,往往又来源于中国经济的最根基之处。
曲折中成长
风总是起于青萍之末。90年代,在铁腕遏制通胀、推动分税制改革的同一节点,朱镕基总理还主导了国家的汇率改革。这几乎不亚于一颗核弹爆炸,瞬间引爆了中国外贸向外扩张的脚步。
1993年,仍然需要5.76元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元,到了199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61。不到一年时间,人民币对美元一下贬值了33%。
汇率的大幅贬值,拉动了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更重要的是:中国产品在世界上一下变得便宜了。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政策变化,自此中国外贸一路狂奔。
但在同一时间,外贸的渠道问题——如何把买家卖家有效连接起来,仍然困扰着外贸的从业者们。
解答这个难题最开始的思路,不免带着一些草莽气息。
1989年,尚未解体的苏联,希望出手一批图-154飞机,但苦于找不到买主。牟其中听闻了这个消息后,凭借灵活身段从中牵线搭桥,安排苏联航空工业部的官员住进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2],并通过与四川航空洽谈为这批飞机找到了买家。
虽然当时牟其中的公司没有外贸权、航空经营权,甚至也没有足量的现金,但他利用四川本地国营企业的积压货品以物换物,最终成就了“500车皮小商品换回了4架图-154”的传奇故事。